致 谢

致 谢

回想多年学习生涯,时光流逝呈现出“加速度”状态,每天都比前一天的“翻页”速率更快。从当初对理论学习满怀着陌生好奇之感到如今初窥学术研究之门径,我也在这些年中收获良多。如今本书完稿在即,我也借此机会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师友们。

我要感谢我的导师聂伟教授。自2012年至今,我跟随聂老师从事电影产业与文化研究。正是在聂老师的指引下,我才得以“透视”银幕,窥见电影产业与电影文化的内在运行机制。聂老师虽然工作繁忙,却仍抽出时间给予我学术上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我从中获益匪浅。聂老师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勤勉的工作作风以及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本文就是在聂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选题到最终成稿,都离不开聂老师的引导与帮助。在此,我谨向聂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不但给予我完全自由的思考、选择与发展空间,还对我人生中每一次重要的选择都给予了莫大的理解和支持。正因如此,我才能够完全按照自我意愿踏上了电影学的学习道路,并且心无旁骛地完成了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的六年学业。与此同时,我的家人在生活方面给予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悄然无声的陪伴。于我而言,求学的路途像是在深夜的荒原上独自前行,家人注视的目光恰如掌中孤灯散发出的柔暖光芒。无论是烈暑抑或寒冬,家人给予的精神支撑使我无须迷失于海上繁华,更不必艳羡万家灯火,纵使前路漫漫自知冷暖,却终有至亲的陪伴与共舞的欢颜。

我还要感谢所有关心我、支持我和帮助过我的同学、朋友和老师。我所走出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你们的鼓励与援手,也正是因为你们的存在,才更加坚定了我在电影学这条道路上继续下去的信心。

回想书稿写作历程,我并未经历预想中的艰辛与困难,恰恰相反,整个写作过程充满了趣味与刺激。由于此前国内以影游融合共生为主题的著述并不多见,因此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着大量亟待填充的空白区域。整个写作过程,如同一次战棋游戏。我虽不敢将自己喻为开疆拓土的猛士,却也是在满腔热血与肾上腺素的联合作用下披荆斩棘奋力前行的求问者。我想,学问的魅力即在于此,纵使求问之人已知前路难见终点,却仍然迷醉于尝试解题的“迷阵”中难以自拔。需知,迷阵中每一条路途都是通往一方世界的大门,而这些由思维的电流所构建的知识图景又是作为现实天地的镜像空间而存在的,随着求问之人叩开一扇新的大门,那么他眼中的现实生活随即变幻了新的颜色,他脑中的知识世界又将碰撞并迸发出新的图景。正如在本书行将完成之际,我面对眼前的世界,又产生了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