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SPARC体系架构特点

3.3.2 SPARC体系架构特点

SPARC微处理器具备支持32位/64位数据精度、架构运行稳定、可扩展性优良和体系标准开放等特点。此外,寄存器窗口技术既是SPARC微处理器的显著特点,也是SPARC架构区别于由斯坦福大学提出的MIPS微处理器架构的主要不同点之一。采用这项技术可以显著减少过程调用和返回执行时间、执行的指令条数和访问存储器的次数,从而易于实现直接高效的编译。如图3-6所示,将工作寄存器组成若干个窗口,建立起环形结构,利用重叠寄存器窗口技术来加快程序的运转。每个过程分配一个寄存器窗口(含有一组寄存器),当发生过程调用时,可以把处理器转换到不同寄存器窗口使用,无须保存和恢复操作。相邻寄存器窗口部分重叠,便于调用参数传送。为每个过程提供有限数量的寄存器窗口,各个过程的部分寄存器窗口重叠。

SPARC微处理器已经得到了众多半导体厂家和整机厂商的大力支持。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半导体公司通过SPARC International Inc.的许可授权,并结合自身的产品发展,开发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基于SPARC处理器核的嵌入式SoC系统芯片。SPARC处理器在大部分32位、64位高端嵌入式处理器市场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它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多媒体数字消费等嵌入式领域。由于SPARC处理器核的优良性能和资源开放性,加速了SPARC处理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与此同时,SPARC标准及架构也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从而确立了SPARC在市场中的地位。

图3-6 寄存器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