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 卫星组网通信

10.4.1 卫星组网通信

卫星互联网是一种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可实现多地面站间通信。卫星互联网是指基于卫星通信技术,通过发射特定数量卫星形成规模组网,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

卫星按照轨道高度主要分为低、中、高轨三大类。其中,低轨卫星拥有传输时延小、链路损耗低、发射灵活等优势,为卫星互联网业务的主流实现方式。具体来说,低轨卫星系统有以下两大优势:

(1)可实现全球互联网无缝链接服务。传统高轨同步轨道卫星建设成本高,存在通信盲区,时延长且带宽有限,已无法满足全球海量互连的容量需求。相比之下,低轨卫星系统传输时延更低,可靠性更高,损耗较高轨卫星低29.5 dB,能够实现全球互联网无缝链接服务。

(2)低轨卫星通信核心应用场景包括偏远地区通信、海洋作业及科考宽带、航空宽带和灾难应急通信等。其中,偏远地区应用市场主要包括卫星电话、互联网电视和卫星宽带;海洋作业及科考应用市场包括卫星定位和海事卫星电话;航空应用市场主要为机载WiFi;灾备应用市场包括应急呼叫、数据保护与恢复和异地灾难系统等。

中、低轨卫星星座凭借距离地面较近、传播延时短、轨道/频率资源丰富等优点,已成为全世界卫星星座建设的热点。目前,国内外中轨、低轨通信卫星星座计划已进入大范围实施阶段,以向用户终端提供宽带服务,实现太空接入的天基互联网。国外以O3B中轨星座、OneWeb低轨星座、Starlink低轨星座为主已进入大规模部署期,用于实现与地面宽带相当带宽的卫星网络;国内以“虹云”“鸿雁”“天象”“银河”为主的卫星星座相继发射验证卫星。2021年4月,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有望建设成千上万颗低轨卫星组成的巨型星座,实现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