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80C51单片机的封装和引脚

2.2.1 80C51单片机的封装和引脚

80C51系列单片机常采用双列直插式(DIP)、QFP(Quad Flat Package,四角扁平式)和LCC(Leadless Chip Carrier,无引线芯片载体)等多种形式的引脚封装。这里介绍常用的总线型DIP40引脚封装和非总线型DIP20引脚封装,如图2-2所示。

图2-2 80C51单片机引脚封装

1.总线型DIP40引脚封装

(1)电源及时钟引脚(4个)

VCC:电源接入引脚。

VSS:接地引脚。

XTAL1:晶体振荡器接入的一个引脚(采用外部振荡器时,对CHMOS型而言,如80C51单片机等,此引脚作为外部振荡信号的输入端)。

XTAL2:晶体振荡器接入的另一个引脚(采用外部振荡器时,对CHMOS型而言,此引脚悬空)。

(2)控制线引脚(4个)

RST/VPD:复位信号输入引脚/备用电源输入引脚。

: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出引脚/编程脉冲输入引脚。

:内外程序存储器选择引脚/片内EPROM(或Flash ROM)编程电压输入引脚。

:外部程序存储器选通信号输出引脚。

(3)并行I/O口引脚(共32个,分成4个8位口)

P0.0~P0.7:一般为I/O口引脚或数据/低位地址总线复用引脚。

P1.0~P1.7:一般为I/O口引脚。

P2.0~P2.7:一般为I/O口引脚或高位地址总线引脚。

P3.0~P3.7:一般为I/O口引脚或第二功能引脚。

注:与并行口P3(P3.0~P3.7)复用的第二功能引脚分别为:串行口输入和输出引脚RXD和TXD、外部中断输入引脚、外部计数输入引脚T0和T1、外部数据存储器写和读控制信号引脚

2.非总线型DIP20封装引脚(以89S2051为例)

(1)电源及时钟引脚(4个)

VCC:电源接入引脚。

GND:接地引脚。

XTAL1:晶体振荡器接入的一个引脚(采用外部振荡器时,对CHMOS型而言,此引脚作为外部振荡信号的输入端)。

XTAL2:晶体振荡器接入的另一个引脚(采用外部振荡器时,对CHMOS型而言,此引脚悬空)。

(2)控制线引脚(1个)

RST:复位信号输入引脚。

(3)并行I/O口引脚(15个)

P1.0~P1.7:一般为I/O口引脚,其中P1.0和P1.1兼作模拟信号输入引脚AIN0和AIN1;

P3.0~P3.5、P3.7:一般为I/O口引脚或第二功能引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