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 P3口的结构

2.8.4 P3口的结构

P3口的位结构如图2-27所示。P3口由一个输出锁存器、三个输入缓冲器(其中两个为三态)、输出驱动电路和一个与非门组成。其输出驱动电路与P2口、P1口相同,内部设有上拉电阻。

图2-27 P3口的位结构

1.P3口用作第一功能使用——用作通用I/O口(进行字节或位寻址时)

当CPU对P3口进行字节或位寻址时(多数应用场合是把几条口线设为第二功能,另外几条口线设为第一功能,这时采用位寻址方式),单片机内部的硬件自动将第二功能输出线的W置1,这时,对应的口线为通用I/O口方式。

P3口作为输出时,锁存器的状态(Q端)与输出引脚的状态相同;作为输入时,要先向口锁存器写入“1”,这时引脚处于高阻输入状态。输入的数据在“读引脚”信号的作用下,进入内部数据总线。所以,P3口在作为通用I/O口时,属于准双向口。

2.P3口用作第二功能使用(不进行字节或位寻址时)

当CPU不对P3口进行字节或位寻址时,单片机内部硬件自动将口锁存器的Q端置1。这时,P3口可以作为第二功能使用。各引脚的功能定义如下。

P3.0:RXD(串行口输入)。

P3.1:TXD(串行口输出)。

P3.2:(外部中断0输入)。

P3.3:(外部中断1输入)。

P3.4:T0(定时器/计数器T0的外部输入)。

P3.5:T1(定时器/计数器T1的外部输入)。

P3.6:(片外数据存储器“写”选通控制输出)。

P3.7:(片外数据存储器“读”选通控制输出)。

P3口相应的口线处于第二功能,应满足的条件是:

(1)串行I/O口处于运行状态(RXD、TXD);

(2)外部中断已经打开();

(3)定时器/计数器处于外部计数状态(T0、T1);

(4)执行读/写外部RAM的指令()。

P3口作为输出功能的口线(如TXD),由于该位的锁存器已自动置1,与非门对第二功能输出是畅通的,引脚的状态与第二功能输出是相同的。

P3口作为输入功能的口线(如RXD),由于此时该位的锁存器和第二功能输出线均为“1”,场效应管VT截止,该口引脚处于高阻输入状态。引脚信号经输入缓冲器进入单片机内部的第二功能输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