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出同走

后出同走

《国语·晋语》

献公二十二年,公子重耳出亡。及柏谷,卜适齐楚,狐偃曰:“无卜焉。夫齐楚道远而望大。不可以困往。道远难通,望大难走。困往多悔,困且多悔,不可以走。望若以偃之虑,其翟乎。夫翟近晋而不通,愚陋而多怨。走之易达,不通可以窜。恶多怨,可以共忧。今若休忧于翟,以观晋国。且以监诸侯之为。其无不成。”乃遂之翟。处一年,公子夷吾亦出奔。曰:“盍从吾兄窜于翟乎。”冀芮曰:“不可。后出同走,不免于罪。且夫偕出偕入难,聚居异情恶。不若走梁,梁近于秦。秦亲吾君,吾君老矣。子往骊姬,惧必援于秦。以吾存也,且必告悔。告悔是吾免也。”乃遂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