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建万全护命方》治冷痹风,其病状腰膝间疼痛,冷痹行履艰阻,精神不足,忽时疼痛,两足厥冷,此病盖因久坐湿地,忽曾经冷处睡卧得,但临病发时觉多困少力,精神不守,浑身筋骨沉重无力,然后发作。宜服此方。

石斛去根  五味子  茯苓  当归 续断 芎 木瓜 萆薢各半两 官桂去皮附子炮去皮、防风 羌活 独活 细辛各一分 川椒去黑子 木香三铢牛膝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早朝空心盐汤、酒,任下四十丸。

《和剂局方》,加减三五七散,治八风五痹、瘫痪軃曳,口眼斜、眉角牵引、项背拘强、牙关紧急、心中愤闷、神色如醉、遍身发热、骨节烦疼、肌肉麻木、腰膝不仁、皮肤瞤动、或如虫行,又治阳虚头痛、风寒入脑、目旋运转、有似舟船之上、耳内蝉鸣或如风雨之声。应风寒湿痹,脚气缓弱等疾并能治之。即系大三五七散

山茱萸 干姜 茯苓去皮各三斤附子(泡去皮脐,三十五个)细一斤八两斤防风(去芦四斤)

右为细末,每服贰钱,温酒调下,食前。

《圣济总录》天麻散:治诸痹,身体痹麻。或多瘙痒,筋脉拘急,言语謇涩,手足不随方。

天麻 白附子羌活去芦头防风去义 芎穷 独活去芦头当归切焙去粗皮各半两  白僵蚕 (炒)  牛膝(去苗酒浸切焙)  萆薢 (各三分)干蝎去土炒 麻黄 去根节各一两

右一十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煖竹沥半盏,酒半盏,调下不计时。

巴戟天汤治冷痹,脚膝疼痛,行履艰难方。

巴戟天去心三两 五加皮二两 萆薛 牛膝酒浸切焙 石斛去根甘草炙各一两半 防风去义 白茯苓去黑皮各一两三分 附子炮裂去皮脐二两

右九味㕮咀如麻豆,每服五钱匕,生姜三片,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

牛膝散:治冷痹,脚膝疼痛无力。

牛膝酒浸切焙一两  桂去粗皮半两 山茱萸一两

右三味捣罗为散,每服空心,温酒调二钱匕,日再服。

草□丸:治风冷痹,游走无定,处亦名“血痹方”。

萆□ 山芋 牛膝去苗酒浸焙 泽泻各一两 熟干地黄焙二两半 地肤子 干添炒烟出 狗脊去毛各三分 白术半两 茵芋一分

右一十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温酒下二十丸,日再。

许叔微《普济本事方·乌头丸》治宿患风癣,遍身黑色,肌体如木,皮肤粗涩及四肢麻痹宜服。

草乌头一斤入竹萝子内,以水浸,用瓦子于萝内就水中泷洗。如打菱角法,直候泷洗去大皮及尖,腔起令干,用麻油四两,盐四两、入铫内炒令深黄色倾出油,只留盐并乌头再炒令黑色烟出为度,取一枚劈破,心内如米一点白,恰好也。如白多,再炒,趁热杵罗为末,用醋糊丸如梧子大。干之每服三十丸,空心晚食前温酒下。真州资福文雅白老,元□间有此疾,服数年,肌体黑䵟顿除,脚力强健,视听不衰。有一宗人遍身紫癜风,身如墨,服逾年体悦泽。教予服之亦得一年许,诸风疹疮疡皆除。然性差热,虽制去毒要之五七日,作乌头粥啜之,为佳粥法。用豫章集中者。

《王睨济世全生指迷方》鲁公酒:

茵芋 川乌头炮去皮脐 踯躅花各一两一分 天雄炮去皮脐 防已 石斛去根各一两 细辛去苗柏子仁 牛膝小苗  甘草炙  通草  桂去皮取心山茱萸、秦芁去苗土 黄芩 茵陈蒿 瞿麦 附子炮去皮脐  杜仲去皮、泽泻、王不留行、石南、防风  远志去心 生干地黄各半两

右㕮咀酒四斗,渍十日,每服一合,常令酒气相续。

《魏氏家藏方·五痹汤》治风痹、寒痹、气痹、湿痹、血痹等五疾。并皮肤顽麻、肌肉酸痛、手足不随、一臂无力、腰脊强硬、筋脉拘急、发热恶风、不时汗出,或饮酒当风、肌肉顽麻、臂痛举物艰难。《绍典》宋藏一丞相前后以钱数千缗,并指使恩泽与国医樊彦端死得于其子。丞相之子元忠少卿以傅余云前后治人无一不立验,元忠家一圃人因夏月大雨中,治圃中湿,四肢发热如火,腰膝痛楚,如刀刺,直声号叫。祈死不能,投之三服即安。元忠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屯军镇江。凡军士及妇人病风寒湿血气痹五者,服之无不效验。前后合此药几千余斤。济人真愈疾万全神方也。

片子姜黄四两 、白术四两春月减半炒 川羌活二两 甘草一两炙

右㕮咀,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生姜十片,煎至七分,去滓,稍热食前服。

陈晔家藏方:治腰脚冷痹风麻,肢节疼痛,不思饮食,服芎桂散。

牛膝二两去苗酒浸 白茯苓一两去皮 桂心去粗皮不见火 川芎 防风去芦 人参去芦 附子炮去皮脐 当归去芦微炒 川乌头炮去皮脐各一两 羌活各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 白术各半两炒

右㕮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子三枚。煎至七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黎民寿简易方·芎附散》治五积痹,腿并臂间发作不定,此脾胃虚,卫气不温,分肉为风寒湿所著。

川芎 附子 黄耆 白术 防风 当归 桂心 柴胡 甘草 熟地黄各等分

右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一个。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日三服,常服不生壅热,兼稍积冷。

《严用和济生方·茯苓汤》:治支饮手足麻,痹多睡眩冐。

半夏汤泡七次 赤茯苓去皮 橘红各一两,枳实去穰麦炒 桔梗去芦 甘草炙各半两

右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蠲痹汤治身体烦疼,项背拘急或痛或重举动艰难,及手足冷痹,腰腿沉重,筋脉无力。

当归去芦酒浸、赤芍药、  黄耆去芦、片子姜黄羌活各一两半、甘草半两

右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御药院方·熏蒸方》:治肾气衰少,脾肾肝三经受于寒湿。停于腿膝,使经络凝而不行,变成脚痹。故发疼痛。此药能和荣卫通经络。

小麦麸约四五斤  小椒一把 一盏 葱白三大茎寸切 不计多少搅拌上件麦等湿润为度 盐一把

右件以银器炒,令极热摊卧褥下,将所患腿脚就卧熏蒸,薄衣被盖。得汗出匀遍约半个时辰。撤去炒麸,止就铺褥中卧待一两时辰,以来觉汗稍解,再用收阳粉扑传汗孔毕,然后出铺卧中,勿见风。

淋渫乌头散:治一切顽痹不仁及筋骨疼痛挛急。

泽乌头生用不去皮 木鳖子去壳 白芥子 鳖甲去裙襕各一两 杏仁生用不去皮一伯菌

右为粗末都作一次,用水三大碗煎,数沸,去滓,乘热淋渫患处,冷即再暖热,依前淋渫三五遍,其药无力不用。

《柳森可用方大风引汤》:治痹满上气,遍身胀,膝痛去风湿痛。

大豆三升 附子三两 枳实、泽泻 陈皮三味各四两 甘草 茯苓 防风三味各二两

右为粗末,酒二斗,水二斗,煮大豆取一斗,内药煮取三升,分三服三剂,肿消去豆,泽泻更服三剂。

《赵素风科集验·细辛汤》:治诸痹。

细辛去苗 枳实麸炒去穰 白术去芦 瓜篓 干姜各三两炮 桂心 赤茯苓各五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日进二服,不拘时候。

《苍耳散》治诸风百痹

苍耳叶五月初五日午时摘不拘多少洗净暴干

右为末,以酒调服方寸匕。日三夜一服,若吐逆,炼蜜为丸服之。风轻则易治,若身体有风处,皆如粟颗,或如麻豆大,此为风毒气出也。以针刺溃之。出黄汁乃止。量病轻重服之。此药能辟百恶,举家可服。杀虫痔,进食七月七日、九月九日。亦可修合。

善应膏:治诸寒痹,骨节酸痛,并宜服之。

两头尖 浮萍草 良姜各二两 芸苔子 川乌各一两炮去皮脐 当归半两去芦 乳香另研。没药各少许另研

右为细末,醋糊调成膏,贴于患处。

芸苔子散:

芸苔子 白芥子各二两 陈皮去白一

右为细末,酽醋调成膏。敷贴患处,数次。觉热便去其药,疼痛即止,大有成效。

危亦林《得效方·乌头汤》:治寒冷湿痹,流于经络,挛缩不得转侧。

大乌头 细辛 川椒 甘草 秦芁 附子 官桂 白芍药各七分  川独活一两三钱半

右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枣二枚,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食前服。

三痹汤:治血气凝滞,手足拘挛,疗风痹,气痹等疾。

川续断 杜仲去皮切姜汁炒 防风 桂心 华阴 细辛 人参 白茯苓 当归 白芍药 甘草各一两 秦芁 生地黄 川芎 川独活各半两 黄耆 川牛膝各一两

右剉散,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一盏,去渣,热服不拘时,但腹稍空服。

《袁当时大方》鲁公酒治诸痹、诸风。风眩心乱耳目聋暗,泪出,鼻不闻香臭,口烂生疮,风肿瘰沥,喉下生疮。烦热,厥逆上气胸胁肩膊痛,手酸不自带衣,腰脊不能俯仰,脚酸不仁,难以久立。八风十二痹,五缓六急半身不遂。四肢偏枯,筋挛不可屈伸,贼风咽喉闭塞哽哽不利或如锥刀所刺,行皮肤中无有常处,久久不治。入人五脏中或在心下或在膏肓。游走四肢遍有冷处,如风所吹或觉肌肤不仁,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名曰,“痹”病及一应,久寒积聚,风湿五劳,七伤虚损百疾,并皆治之。

山芋 踯躅花 乌头各五分 茵芋 天雄 防已 石斛各四分 细辛 柏子仁  牛膝  山茱萸  甘草通草 秦芁  黄耆  附子生  瞿麦 杜仲炒去丝 天门冬去心 泽泻 石楠叶 防风去义 远志去心 熟地黄 干姜炮 桂心三两

右件为粗末,酒五十大盏,渍之十日,每服一盏,加至四盏,可为末服,亦可为丸酒下。

沉香天麻煎:治风气不顺,骨痛,或赤点,瘾疹热肿。久久不治,则如痹。筋骨缓弱。

五灵脂 赤小豆附子 白术各四两 天麻二两 玄参 干蝎去毒 羌活 防风各一两 地榆一两 沉香一两酒一升煎成膏

右以沉香膏和丸如梧桐子大。荆芥酒服二十丸,春末夏初爱生赤根、白头疮,加当归、僵蚕,各半两尤宜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