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洞

石室洞

《元一统志》

石室洞,在广东潮州府梅州。距州城北一百里。名曰“应山洞”,在摧锋驻劄寨之旁。穴窦深二十丈许,中有石鼓,石柱,石天窗之属。又有小溪潺潺。《临安志》石室洞,在浙江杭州府,余杭县,大涤山,中峰之前。有岩窦石梁,洞外泉脉垂溜,注于石梁之下。洞初未显,吴从竹从均解化于宣城。指门人藏书剑于此,寻访果得之。

又按《景行录》

云西麓有岩扉石座,自然成备,盖不止乎书剑,亦天师藏真在焉。按石精,金光经,言曲晨飞精藏景录,神剑解之道。允蹔过太阴紫胞炼度,皆四百年,其藏必发。盖数足运会真灵,自有以发之耳。今天师石室之藏,岩扉呀煦益验此经之说。山腰有石洼樽洞,有石茶img,皆仙家遗迹。隐士陆凝之,永仲,尝筑室。于是号 “石室先生”云。

《洞霄宫志》

石室洞,在杭州府大涤山。一名“东玲珑”在大涤山中,峰前,白鹿山下。洞中三穴若品字,透见天日。门有石梁横界,泉脉涓涓,注石梁下。引而潴之,可供十余人。居者赖之。相传郭真君登山采药,尝濯于此。名“洗药泉”《郡志》云吴天师筠修炼之所。天师既尸解于宣城,指令门人藏书剑于此洞。有石室,故以名之。

又《景行录》载天师云,当仙神于天柱石室,盖太上俾我炼蜕之处。故卜其西麓,果有石,坐岩扉自然成备。如是则不惟书剑,亦天师藏真焉。

按《石精金光经》言,曲城飞精藏景录,神剑解之道,凡暂过太阴紫,胞炼度皆四百年所藏。必发盖数足运会其灵,自有以发之耳。旧志谓天师,石室之藏,岩扉呀启信也。山腰有石洼樽石,茶img皆仙家遗迹。往年有叶道人居之。一日见巨蛇自山顶下,其首坠地,声如陨石。身作漆黑色,目广若杯,倒悬山椒,引首入洞,饮水良久。复上数日,又来熟于篱,间窥之,似觉为人所见。其去差速,是夜遍山作风雨声,疑为发洪而晦img,不敢出户。达旦乃止,视天宇澄霁,亦无所谓水,岂神蛇为是邪。自是不复来。

钱塘《韦骧集·石室洞》

天王峰南石室洞,怪特不与寻常同。石门巉岩天所凿,门内夷旷驱车通。偃然灵穴邃且广,步履出没忘西东。其间异状多所类,悬乳往往成鼓钟。龟头俯视露岩腹,寿与岁月应无穷。团团一窍透千尺,天使日月光来容。洞前佛氏殿阁峻,相直气象增其雄。我为俗吏虽跼踏,所至安肯遗幽踪。金华灵岩著于婺,每越疆境为游从。尝恨昔年之富川,便道不得寻龟峰。尘怀不惬十余载,每见图书加忡忡。去春来此路复过,蓝举暮触烟霭重。纵观虽未尽吾兴,聊塞所欲平饥空。到官萍邑已逾岁,坐拥民事劳颛蒙。滞祛敝革固用日,佳趣不暇先牢笼。尔来公余得兹洞,疏爽为我开情□。金华龟峰虽未及,此地有此为难逢。谩拈秃笔写白石,但记姓字于其中。却登净宇秖独宿,蒲牢压旦还撞舂。归鞭遽去有余约,后会结客临春风。

《洞霄诗集·叶林石室洞诗》

低垂石室洞,杖履易跻攀。有路穿云窟,无门对月关。谁骑仙鹿去,我联国蜗跧。若使今犹昨,清霄闻珮环。

《洞天留题集·吴衍石室洞诗》

岩窦谽谺驾石梁,嵩山书剑百年藏。云仍欲访遗踪迹,泉溜涓涓古木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