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洞
《保宁志》
龙门洞,在四川保宁府,绵谷县北,有三洞。自朝天程入谷十五里,有石洞及第二第三洞。有水自第三洞发源,贯通二洞。流水出下合嘉陵江。
《元一统志》
龙门洞,在福建延平府,尤溪县东九十里。其源莫测。洞中有石龙、石床、石棋局、石棋子,石窦。滴水如雨,亦号 “滴水洞”。
《常德府志》
龙门洞,在湖广常德府武陵县西七十里。其中深邃,下有龙潭。
《夷陵志·皇甫中龙门洞记》
长阳县龙门洞,距县治隔江,少西登县楼望之,郁苍出没云烟,心往神游而迹未始接也。淳熙庚子秋,月火老候浊泛舟之篙,植杖百步,幽花小草羶鼻,殆非人间世也。丛篁偃松,蔽日交荫,扪石穿嵌,空攀越空牝。如是者,又数百步,乃瞻飞泉百尺,作建瓴之势。潄石而下,溅雹鸣玉,声乱人语。子偕宋宗圣宣卿,屐苏班藉草茵,跌足立于泉中,相顾谓曰:“壮哉,雄观。清哉,胜游。”酌泉,赋诗纪岁,月名氏髦毛森树,肺肝冷然,不知时之在庚伏也。予尝考导河积石至于龙门,非此也。然山形中断,若鑱若凿,破崖出泉,殆若禹之遗迹。昔炀帝初,营洛阳登印山,南望曰:“此岂非龙门耶。”然则耳目所及,世己三龙门矣。举天下之号,皆龙门者,不知其几也。先是旬日,虹霓亘天而下,饮蹊而上。则龙门之名,信不虚矣。予偕宣卿,烂游无点额之,纤其兆亦佳,惜令尹宋公宗尧唐,卿以职事不輙,出不得与俱兀庵。老人皇甫中子立志。
宋朱松《韦斋集》
求道人自尤溪来三山出示同徐侯游龙门洞。长篇,因次其韵,济之时以檄走诸隘。
阿游陆沈久,亦复太痴绝。未成安一枝,况乃办三穴。唯余爱山意,如水必东折。首鼠今几年,顾影愧琼□。那知龙门客,尘底抱关闑。虚簷日偃仰,苍壁对横截。拄藤危蹬响,濯足细泉洁。束薪取奇观,滴乳当嘉设。摩挲石蜿蜒,信矣嗜旧说。歘疑卷风雨,凛若践水雪。远追神清游,复作武陵别。能诗有老休,联句媲前哲。相逢快吟哦,亹亹霏锯屑。三山今入手,瀛海仅可啜。崎岖走林谷,王事烦此傑。拟结汗漫期,更待挽抢灭。
陆游《渭南集·龙门洞》
我下香积寺,清晨历龙门。孤峰撑苍昊,大壑裂厚坤。古穴吹腥风,峭壁挂爪痕。水浮石楠花,崖络菖蒲根。横策意未厌,褰裳探其源。绝境岂可名,恨我诗语烦。须臾苍云合,便恐白雨翻。东走得平野,万里扶桑暾。
张子野诗《将赴南平宿龙门洞》
此心常欲老林丘,去意徘徊夜更留。万客只贪门外过,少人知有洞中游。春来犹见龙孙出,静里微闻石乳流。涧水送花通阁底,寺钟催月落岩头。暂时清梦生危枕,明日浓尘拥敝辀。南是符阳北长举,所嗟不属古江州。
《冯大师集·龙门洞》
古洞嵌岩活,青山气象浑。应龙常隐处,流水不知源。关险双峰秀,凌虚古木尊。怪藤寒覆坐,修竹尽当门。混沌谁开凿,云烟自吐吞。深盘通海脉,横透露天痕。日影循崖腹,泉声绕石根。江前尘不到,物外景常存。避地仙踪迹,清人俗梦魂。功名归未得,回首谢岩阍。
《张方平乐全集·宿龙门洞在三泉县西即古葭萌》
路到葭萌古道边,层崖叠磴入苍烟。忽逢方丈在平地,何意中途过洞天。四面浓岚围碧嶂,半空急雨迸飞泉。一宵身世离尘境,却抚征骖懒下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