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几个子女的共同回忆
2025年10月14日
我们几个子女的共同回忆
这三支青霉素菌种沙土管在父亲的写字台抽屉的小纸盒里躺了半个多世纪。它们是父亲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飞越驼峰,带回祖国的。从这批沙土管中孕育出中国第一批penicillin,又是父亲给它们起了个好听好记的中国名字——青霉素。这三支毫不起眼的沙土管,对他来说弥足珍贵。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漫长的岁月里,父亲对青霉素的身世保持缄默和回避。多年来我们都不知道是何物。正因为“毫不起眼”,在“文革”中幸存下来。“文革”后,父亲的“右派”问题得到彻底改正。一次中国农业展览馆征集“文物”,他的弟子们听说他那有从美国带回来的青霉素菌种沙土管,问他还在不在了。他到书房里摸索了一会儿,找出三支封了口的沙土管托在手心给大家看,我们才知道这三只沙土管的珍贵和青霉素在中国诞生的历史。可是父亲犹豫了一会,又放回去了,没有作为“文物”上交。这又是为什么?后来他和我们说过,既然中国第一个研制青霉素成功者,早已误传别人,他这个中国首批青霉素的研制者和命名者,就不想为了澄清事实真相,而打扰别人。晚年的他早把名利置之度外,他说,青霉素是为中国老百姓研制的,谁做出来都一样。父亲去世后,我们把其中一支捐给了南京大学——父亲前半生学习和工作的地方;另一支捐给了南京农业大学——父亲后半生工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