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水平教师,提高科研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农学院的教师多年在农村劳动,信息闭塞,知识老化。要培养高质量的学生,首先要提高师资水平。1980年6月,受农业部委托,南京农学院和华中农学院合作,在南京农学院举办了“全国农业院校微生物学讲师以上师资讲习班”,邀请了全国微生物学的知名专家,为100多位教师讲授国外微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技术的应用。当时南京农学院刚复校,条件很差,讲习班的学员们住学生宿舍,睡双层床。樊院长亲自到一个个宿舍看望大家,鼓励他们要抓住机会多学点新知识,以后才能更好地工作。端午节到了,樊老又动员全家包了100多个粽子,带来学校,和大家一起欢度端午节。望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院长,学员们由衷敬佩。他们像久旱逢甘露,如饥似渴,学习积极性很高。经过一个多月集中学习,缩短了微生物学知识和国外的差距。明确了农业院校微生物学教学的新起点,提高了教学水平。樊庆笙、陈华癸根据讲习班的演讲和科研成果主编的《微生物进展》成为当时微生物学的最新参考书。
为了提高科研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接轨。樊院长大胆采用“请进来”的方法,请外籍专家来院讲学。1980年9月—10月,他受农业部委托主持举办了“全国第一期厌氧微生物学讲习班”,请美国加州大学“Hungate厌氧技术”的发明人R.H.Hungate(亨格特)教授和尤爱达博士来校讲学,随后在南京农学院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厌氧微生物学实验室,培养了我国第一批从事厌氧微生物学研究的技术人才。

前排右一樊庆笙教授,右二亨格特教授
1982年,樊院长又主持了“全国第二期厌氧微生物学讲习班”和“全国微生物生理生化讲习班”,请美国加州大学Doi教授和尤爱达博士来校讲学,在国内首先把厌氧微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推向环境治理领域。
他的目光始终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为了缩短国内农业院校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他的呼吁下,1985年9月—1986年6月,农业部委托他和中国农业大学李季伦教授在南京农学院共同主持了全国重点农业院校“微生物遗传和生物技术硕士研究生班”,时间一年。樊院长邀请了美国加州大学Doi教授和尤爱达博士来校讲学,并带领学生进行了分子生物技术实验操作的学习,为把我国农业微生物学研究提高到分子生物学水平奠定了基础。

图为南京农学院微生物学系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及外教合影
前排左一尤爱达、左二娄无忌、左三石万龙、左四李惠君后排左一樊庆笙、左二Doi、左三曲章义、左四潘迎捷、左五余群新、左六沈爱光、左七蒋小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