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4月,樊庆笙教授率团考察美国高等教育
由于康奈尔大学和金陵大学悠久的历史关系,经他们多次邀请,南京农学院派出以樊庆笙为团长的5人代表团赴美考察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教学、科研、学校管理。首先访问位于纽约州的康奈尔大学和位于印第安纳州的普渡大学,第三站是位于威斯康星州的威斯康星大学,最后一站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加州大学。
这次考察,使樊庆笙得到重返威斯康星大学的机会,40年过去,沧桑巨变,物是人非。但40年前的情景一幕幕在他脑海重演。他在这所位于密歇根湖畔的大学度过三年,不曾外出游览过一次。即使在很长的暑假里,他都整日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或在显微镜下探求微生物世界的奥秘,从一次次失败到成功的实验中得到最大的快乐。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他的导师John Stauffer当时正巧是威斯康星大学研制盘尼西林14人小组的领导人之一。
这使他看到了回国研制盘尼西林的契机,但是小组的工作是保密的。他只能从已经公开发表的资料上,查阅有关研制盘尼西林的信息,并趁机会向导师学习了用丁醇萃取盘尼西林的方法,做好回国研制盘尼西林的一切准备,闯过重重难关,终于实现了报效祖国的愿望,使中国成为最早研制成功盘尼西林七个国家之一。
在这次考察中,樊先生看到在美国生物学的研究早已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而我们的学科还停留在细胞水平上。分子生物学的建立是自DNA科学研究方法引进后,生物科学发展的又一次“质”的飞跃。樊先生敏锐地指出:“生物的分子水平研究,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进一步向微观深入,由现象向本质迈进,成为现代生物学的生长点。”[2]他预示,生命科学的跃进,必带动整个农业和医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接着引起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尚不能完成预知。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奋起直追世界先进水平。回国后,他立即向农业部汇报,经同意1985年9月,他在南京农学院举办了“微生物遗传和生物技术硕士研究生班”(学员是从高校和科研机关选派来的年轻学者),学制一年,抓紧时间为国家培养了一批研究分子生物学的技术人才。

樊庆笙教授访问美国康奈尔大学

在威斯康星大学,代表团受到隆重接待,这是樊庆笙教授和夏祖灼教授在校长欧文·谢恩(Dr.C.l)家里作客

访问加州大学分校细菌实验室(樊先生原文)

参观美国普渡大学左一樊庆笙、左二夏祖灼、左四沈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