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真美回忆
对荣誉和名利,父亲总是谦让,对自己的贡献从不张扬;但对科学上的是非,他决不含糊,特别对伪科学,坚决揭露。1980年一天晚上,一陌生人找到父亲家里,自报家门后,王某拿出一堆枝枝蔓蔓的植物,声称他发明了用磁化的方法来激发出根瘤菌。对陌生人的来访,父亲向来是热情接待,吩咐我上茶。他仔细看了王某带来的东西,耐心地指导文化程度不高的王某:“做农作物实验,土壤先要灭菌,要设对比实验组,做出的结果要经过严格的科学鉴定,不是根系上长出疙瘩就肯定有根瘤菌。”可是王某不听,四处活动,居然得到省科委某些人的支持,他们未经科学鉴定,就将王某的“成果”——所谓“根瘤”的图片和文章登上了1981年《自然杂志》第三期的封面、封二和头版,还加了评论员文章,“一个引人瞩目的人工固氮实验结果——生物磁学工程的新成就”,声称“在磁和植物生理学方面,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开辟了一个前进阵地。”[1]一时引起国内外生物学界不小的轰动。
人工固氮是国内外多少科学家梦寐以求想要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不知情者真以为解决了这个世界难题。这个“引人瞩目的人工固氮实验结果”“能使小麦、玉米、向日葵、茄子、芹菜、黄瓜、丝瓜、冬瓜等多种作物都长出根瘤”[2],从此种这些庄稼不用施肥了。懂行的人对这篇既无理论依据又无科学鉴定的文章表示怀疑。但是20世纪80年代初,知识分子还心有余悸。樊先生根据自己鉴定的结果,认定王某提供的样品里没有根瘤菌。这就得罪了支持王某的某些人,他们仗着后台硬,肆无忌惮。一次樊院长正在南京农学院主持会议,王某和记者冲进会场,对他大加责难,指责他压制小人物。这在今天看来是不可理喻的事,可当时“文革”的遗风还在,最后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出面好不容易才把这些人请出会场。在一些不懂行又不负责的记者的炒作下,某权威日报1981年12月22日头版头条新闻报道南京市民王某“在专家指导下取得突破性实验成果”“人工诱发非豆科植物固氮根瘤成功”。一时王某成了新闻人物,国内多家主流媒体,转载了这一新闻,同时对樊庆笙进行了不点名的批判。当时我们真担心刚获“改正”不久的父亲又陷入新的困境,而父亲对着来自各方的无端指责,他坚信假的真不了,顶住压力,从容以对。终于他的观点得到许多专家的支持,1982年1月,在南京农学院召开人工诱发固氮根瘤鉴定会,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前来鉴定,证实了人工诱发的瘤状物,非根瘤菌而是线虫虫瘿。此权威日报于1982年1月19日载文宣布“人工诱发非豆科植物固氮根瘤成功,缺乏科学根据,报道失实”“今后刊登这类新闻、文章的时候,一定多听取科学家同志们的意见,防止类似错误继续发生”。
谁都以为科学终于战胜了谬误。哪知王某不死心,他在江苏碰了壁,又跑到河南新乡刘庄去搞试验田,他文化不高,活动能量却很大,居然得到一些不懂行记者的同情。记者闻某的报告文学“第X大发明”发表在《当代》1985年第4期上,上述权威日报也竟然于1986年2月14日第8版又刊登了闻某的报告文学“绿色革命序曲”。文中写道:“世界上第一次人工诱发根瘤组合菌液拌种的大田推广实验,在河南新乡县刘庄进行。全世界多少科学家和科研机构,经过一百多年的奋斗,花了无数资金、人力没有攻下的难题,如今由中国的王某在刘庄的400亩麦田取得了确凿无疑的答案。”文章作者最后竟然忘乎所以地写道:“让我们为中国人今天的一项大发明欢呼吧!……人类科学发展史将会用金字写上这一页的。”
一时王某划时代的“成果”又被炒得沸沸扬扬,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震惊。没有经过严格科学鉴定的“成果”怎么能乱吹牛?靠不懂行又不负责的记者笔下生花,胡吹一通,其结果是在国际上再次造成恶劣影响。
陈华癸、樊庆笙等国内29名知名科学家联名写信给此报社编辑部,指出:“王某的人工根瘤回接成功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科研机构提出过正式研究报告,而报告文学却连篇累牍地刊登了,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报告文学则应报道真实的情况。……科学上的是非,只能通过正常的百家争鸣,严格的科学实验和同行专家的评议来认定和解决。我们欢迎作家和新闻工作者关心科学工作,但对自己并不懂得的科学问题,特别是一项试验尚无科学结果时,就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判定是非,宣布成功,是不可取的。”此权威日报于1986年3月11日全文刊登了科学家的来信。这一场由少数人导演的伪科学闹剧终于收场了,科学真理战胜了伪科学。樊庆笙教授不唯上、不怕压,求真务实的精神,得到大家敬佩。陈华癸院士在怀念挚友樊庆笙的文章指出:“庆笙教授,巍然而立,揭露谬误,捍卫真理。他带领全国同行,粉碎了嚣张一时的伪科学闹剧。庆笙教授爱憎分明的高尚气节是学术界的一个光辉榜样。”[3]

一身正气的樊庆笙教授坚决抵制伪科学,面对无端的指责、攻击,他从容以对
【注释】
[1]《自然杂志》.1981年第4卷第3期.封面、封二及163-164.
[2]《自然杂志》.1981年第4卷第3期.封面、封二及163-164.
[3]陈华癸.怀念科教生涯中的挚友樊庆笙教授.《樊庆笙教授纪念文集》4-5.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