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斌:一位不应该遗忘的诗人
2025年09月26日
梁小斌:一位不应该遗忘的诗人
在安徽50代的作家中,梁小斌是成名最早的。1981年,首届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奖评选,在全部获奖的34人中,安徽就占了6人。依次是张万舒(《八万里风云录》)、公刘(《深思》)、梁如云(《湘江夜》)、韩瀚(《重量》)、梁小斌(《雪白的墙》)与刘祖慈(《为高举的和不举的手臂歌唱》)。这其中梁小斌应该是最年轻的。
安徽新时期文学在崛起阶段,其扛鼎之作大都为诗歌文体,并不奇怪。这显然是与诗歌的成文规模与叙事特征是分不开的。当诗人们从漫长的人类噩梦中醒来,当他们重新获得文学书写的自由和权利时,文思喷涌,一吐为快。他们是那样迫不及待地要去揭示苦难烙印在他们心灵上的伤痕,痛悼在压抑与屈辱中逝去的青春年华,反思已经过去的民族的灾难与个人的厄运。对于诸如梁小斌这样50代的诗人来说,书写“文革”记忆,抒发历史感怀,倾吐启蒙欲望,几乎成为他们诗歌表达的共同母题。这是他们的文学情结,也是他们的文学宿命。于是我们看到了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段动人心扉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平常多见的诗歌意象,平易亲切的儿童视角,平白通俗的象征意味,都使读者深刻感受到了青年诗人的难得的胸怀和风度,也为现代诗歌审美的探究留下了诸多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