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念孙:一位理论与创作“两栖”建树的学者
在安徽50年代的文艺评论家群体中,钱念孙可谓是出类拔萃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潮起的“美学热”中,他便以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深入研究,在全国美学界与文艺理论界占有一席之地。随后相继出版的《文学横向发展论》《中国文学史演义》《朱光潜与中西文化》等学术著作,均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难能可贵的是,钱念孙在理论与创作“两栖作战”,收获俱丰。他牵头的《跨世纪的丰碑》《中华三德歌》《起点——中国农村改革发端纪实》及《公民道德歌》等作品,均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与中国图书奖。据笔者的印象,他应该是安徽文学界获取国家奖项最多的文学评论家。此外,他对安徽当代文学的评论也是引人注目的,同时对书法、绘画、戏剧与收藏等艺术种类的探索,也有独到的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