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平:对知性与诗意完美融合的追求

潘小平:对知性与诗意完美融合的追求

在文学皖军队伍里,潘小平是一位热情洋溢、精力超人、艺技多能与成果甚丰的干将。对语言艺术各种文体的自由把握与个性探求,她都应该称得上是一位成功者。笔者读过她的长篇小说《翁同龢》、中篇小说《少男》,读过她的长篇报告文学《一步跨过两千年》,读过她的论文《作家差异论》,等等。当然读得最多的是她那些类型丰富、神采各殊的散文。在笔者看来,真正能够深刻呈现作家文学理想与审美情怀的,是她在不同时期发表的散文作品,如《城市呓语》《北方驿站》《皖赋》与《文化徽州》,等等。潘小平是以散文而称著文坛的。

潘小平的散文注重主体的情感体验与自由想象。语言节奏鲜明,叙事气派强劲,在实现艺术审美理想的同时,也在努力完成文体自身的纯净。她的散文理念与指向也同样引人注目:社会转型期人格与价值的重建;“文化失范”状态下文人的命运;市场法则所导致的伦理的倾斜与道德的丧失,以及地方文化的风貌与当代转换等。知性与诗意的完美融合,是作家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此外,她在安徽文学期刊的发展与文学新人的培育等方面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也令人尊敬。

《安徽文学》2014年第1—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