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地的勒墨人

勒墨人是白族的一个支系,自称白尼,栖居于滇西澜沧江峡谷和怒江峡谷。像其他许多民族支系一样,勒墨人也有自己特别的祖源历史:先祖原本是苍山洱海地区白族的一支,后来向西迁徙来到澜沧江、怒江流域,经过400多年的繁衍发展而成为今天的支系集团。所以,勒墨人在保留白族古老语言和习俗的同时,又受到邻近傈僳族和怒族等民族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观念和民俗特征。


勒墨人的聚居地——六库片马
不过,当你初次走进勒墨人的寨子,是感觉不到勒墨人的特别之处的,他们住着栏杆式竹木结构的房子,养殖畜禽,耕种庄稼,砍柴放牧,似乎一切都与其他支系或民族无异。只有你深入他们的生活之中,与他们知心攀谈,才会为勒墨人的特别感到惊异和感叹。
勒墨人的特别首先体现于服饰。他们的服饰多用自织麻布做成,主调素净。男人头缠三米多长的麻布包帕,饰以红布、旒绶、海贝、圆镜等,阳光下光彩四溢。麻布长衣的背部饰以黑色布条,袖口有彩布绣花纹。女子上衣背部缝有黑、红、绿三色花布,下穿麻布或棉布裙子,头戴缀满小海贝的头圈,上缀几排玉片,头圈后拖着五彩飘带,上缀小珠,胸前以成串海贝为饰。男女服饰的共同特点是上衣的下摆边缘有彩线绣出的花纹,袖口有一圈黑布,后背中缝两侧及胸前各竖缝以两条黑布条作装饰。这些黑布条装饰于白色麻布上,对比强烈,格外醒目。人们穿着这种服装在山野里劳作时,远看就像停栖在地上的喜鹊,因而这种服装也叫喜鹊服。勒墨人把喜鹊视为神鹊,把服装做得像喜鹊,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神鹊帮助先祖完成迁徙、开创家园的那段历史。

勒墨人(张北星 摄)
在怒江峡谷洛本卓一带的许多村寨中,你若与那些年长的男女们攀谈,就会发现他们都有强烈的怀祖意识。一个叫拉吉的老人讲述了先祖迁徙的故事……
古时候苍山洱海地区有一户人家,父母早亡,三个兄弟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苦且受到人们的歧视,被诬为“放鬼的人”,他们只得背井离乡到处漂泊。有一年,三个兄弟夜晚潜回故乡,为蒸煮米饭祭奠父母,便偷偷割了头人的稻子,结果被头人抓获并关进地牢。有一天晚上,一只神鹊来到牢房的窗口,告诉牢里的三个兄弟说:“夜晚会有狂风暴雨,待到洪水泛滥时就可安全逃跑,出了牢狱后会遇到三只公鸡,各人抱一只公鸡向西走,公鸡在哪鸣叫,就可在哪安家定居。”到了半夜,果然雷雨倾盆,洪水横溢,冲垮了牢房的门。三个兄弟逃出牢房后果然遇见三只公鸡,于是各人抱一只公鸡就向西走去。走了十天半个月来到兰坪时,老大怀里的公鸡鸣叫了,他就在兰坪安居了下来。老三走到澜沧江西岸的古登时,怀里的公鸡叫了,就在古登定居。老二只好抱着公鸡独自向前走,当他来到怒江岸边乘上竹筏渡江时,汹涌的江水使竹筏失去控制,眼看竹筏将要撞向礁石,那只神鹊飞来了,怒江顿时变得风平浪静,他才得以安全渡江。等到了怒江西岸的洛本卓,这时他怀里的公鸡鸣叫了,于是他就在洛本卓定居了下来。此后三个兄弟分别在三地娶妻生子,世代繁衍几百年而有了今天的白尼——勒墨人。
祖先长途迁徙、开创家园的历史传说,给后辈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这种记忆既沉淀于族人的精神观念中,又表现于种种文化现象中。在勒墨人的葬礼中,祖源观念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勒墨人认为,人死后亡灵必须要回到先祖栖居的地方去与先祖团圆,不然就成了野鬼。而到达先祖栖居的地方,只有走对了路线,才不会遇到各种灾祸,才能顺利返回并见到祖先的容颜。因而葬礼中就要唱《指路歌》,目的是为亡灵指路。拉吉老人曾为我们吟唱了《指路歌》的片段:“……绕过大岩子,走过烧炭的地方,来到稻田旁。到了怒江边,划起木筏渡过去……到了茅草地,走向栗树林,过了流沙河,到了倒岩洞。去到杜鹃树丛中,再到山顶的分水岭……”在分水岭就能看到碧罗雪山,再向东,就能看见苍山洱海,那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歌中唱的亡灵回归路线,就是传说中先祖迁徙路线的倒置。
祖先长途迁徙、开创家园的历史传说,给后辈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这种记忆既沉淀于族人的精神观念中,又表现于种种文化现象中。

怒江峡谷(张北星 摄)
勒墨人的怀祖意识,也体现于他们欢庆“祖甲旺”节的活动中。拉吉老人告诉我们,“祖甲旺”节共两天,第一天以村寨为单位,家家户户打扫庭院房前屋后,举行祭祖仪式,届时摆出三碗大米饭、一碗熟肉、一碗酒、一碗水,并在屋角竖立五个有枝杈的小松树,插上一炷香,由本氏族或家族中长者主持祭祀仪式。早祭开始,家人先在大门外念祖先的名字,请他们光临并享受敬奉的祭品,保佑后人幸福健康、家畜兴旺、庄稼丰收。念完祭词后把祭品倒在门外任鸡狗去吃。接下来还要祭火塘里的三脚架,请灶神原谅家人的过失,保佑全家幸福兴旺。第二天早上,要以家族为单位到山上祭树神,并由家族长者致祭词:“愿我们六畜兴旺、粮食丰收,愿我们家族的人找钱得钱,找利得利,让一切疾病和痛苦随旧岁而消失,让我们家族在新的一年里得到幸福愉快。”过了“祖甲旺”节,全寨人要休息十多天,这期间放弃任何劳动,只管尽情吃喝、歌舞。
勒墨人是迷恋于峻岭峡谷的自然之子,他们与人的交流简洁而直率,没有繁缛而虚伪的礼节;他们的生栖理念单纯而质朴,没有贪婪和急功近利的躁动,他们终生与高山深谷、溪流森林朝夕相处,满足于温饱和平安。这一切,在拉吉老人舒展的容颜和朗朗的笑声中,表露得淋漓尽致。
TIPS
勒墨人的传统服装都用自织麻布做成。男人头上缠长头帕,缠好的头帕上下裹红布条,中间装饰海贝、料珠、小圆镜等,右侧垂旒绶。身穿麻布长衣,背部有左右对称的黑布条,袖子绣有花纹。女子的服装更讲究装饰,背部装饰有黑色、红色和绿色花布。衣摆上绣花纹。麻布缝制的裙子,下摆饰有三条红线和一条花布条。头上戴有缀满海贝的头圈,头圈上还缝有几排玉片。头圈后缀五彩飘带。胸前有十四个大海贝做成的装饰。双耳戴珊瑚或银质耳环。男子有时要佩束宽带,左挂长刀,右搭兽皮烟袋,肩搭花色挎包,挎包由各种彩线绣出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