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第一头人
自元代开始,朝廷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僧俗并用,军民通摄,土官治土民”的羁縻政策,在藏区封置大小土司数百家,仅康巴藏区就有近百家。每个土司下属头人达十数人或几十人,他们或由土司封置,或由地方政府指派土司封置。众多头人与土司共同构成了一个藏族的世袭贵族阶层。
康巴藏区的头人成百上千,在史册上为后人留下印记的,当数德格土司下属的四大涅巴之一的夏克刀登大头人。
夏克刀登1898年出生于德格土司下属大头人夏克家,其父为土司四大涅巴之一,其母精明干练,被称为“康区三大魔女”之一。因其父亲被德格土司的头人毒杀,其母亲率军追随一直与德格土司为敌的昂翁降白仁青,后被赵尔丰的清军击溃,投靠了十三世达赖,长期驻扎在西藏,所以夏克刀登的童年是在拉萨度过的。1918年西藏政府控制了德格地区后,夏克家族回到了德格,夏克刀登在拉萨贵族学校学习了7年后,被委任为德格土司泽旺邓登手下的小头人,1929年担任了德格土司的军事涅巴。

帐篷里的炊事

拾羊粪(何乐 摄)

马尼干戈镇,这一带是夏克刀登活动的中心
夏克家族经济势力的强盛是从1933年开始的。这年他入赘玉隆大头人拉日伯家后,拉日伯独生子因赛马摔死了,他自然就成了岳父家称号和权力的继承人。在政治上,他善于周旋,处事精明,判断准确,利用联姻、物质引诱等手段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成了土司政治集团中的实权派人物。1935年,他与诺那配合,曾派兵伏击国民党二十四军的一个连,并遣人杀死了国民党政府委任的两名县长。1936年4月,他奉土司之命率辖区内5县土兵和僧兵3000多人,赶赴甘孜绒坝设防阻击红军,被红四方面军击溃,他本人也被俘。这是他一生中首次“跌跤”,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在白利土司官寨里,红军对他进行宣传教育,他转变了立场,表示愿与红军合作,随后在征得土司同意后下令德格土兵撤退,并与李先念签订了互不侵犯协定,受到朱德总司令的接见。1936年5月,红军在康北成立了博巴政府,夏克刀登、德格土司、格达活佛等人在这个人民政权中担任了要职。这期间,他为红军筹集了150头牛、50匹马和一批粮食,红军也回赠了银元、枪械。

骑手
1942年土司泽旺邓登逝世后,围绕土司继承人问题,在有100多名头人和活佛参加的会议上,以已故土司之妻降央伯姆为首的土司家族派势力与以夏克刀登为首的夏派势力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夏派主张从西藏召回昂翁降白仁青之子与降央伯姆成婚并袭土司职。降央伯姆一派则主张由降央伯姆袭职或从五大家庙中推选一活佛代理土司职。最后经西康省政府及县政府、县党部的反复协调,双方达成了协议:暂由降央伯姆任摄政土司,待4岁的乌金夏成年后袭土司职。自此以后,双方矛盾加深。到1946年,夏克刀登在亲德格土司的一头人家中毒,半年后才痊愈,这使双方矛盾再度加深。1948年,夏派与德格土司派为争夺麦宿、白玉等地的草场,发生了军事冲突,双方伤亡60余人。此后,夏克刀登常驻守玉隆,以“玉隆土司”自称,宣布金沙江东岸百姓不许再向土司支差纳差,并通过各种手段削弱土司势力,很快便实际控制了德格、白玉、邓柯、石渠、江达5县50%的寺庙和大部分头人,武装力量达到1.5万多人。

森林中的草地
1949年,降央伯姆决心以武力与夏派决一高低,于是双方开始了紧张的备战。这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夏克刀登闻讯后当即与格达活佛等人联名致电毛泽东、朱德,表示拥护共产党,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要求尽快解放藏区,并遣人绕道甘肃赶赴北京向中央献礼。到1950年5月,德格土司与夏克刀登决战准备已就绪,恰逢人民解放军进入甘孜一带,致使双方未敢轻举妄动,后经解放军及康定地委做工作,双方和平解决了矛盾,订立了团结公约。因为双方都在解放军进入西藏中做出了贡献,被党和政府安排在了州、省的重要工作岗位上。夏克刀登先后担任过康定军管会副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副主席等职。

德格牧场之夏(多吉彭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