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后裔

格萨尔后裔

康北老人

公元11世纪,格萨尔在今德格、石渠、白玉境内建立岭国,并在整个宋朝时期作为康巴地区政治、军事势力最强盛的土酋活跃于今四川甘孜西北部、西藏昌都东部和青海玉树、黄河源一带。格萨尔去世后,其家族承袭了岭国的政治势力,仍然是这一区域最强大的土酋。

元代初,朝廷对少数民族实行“因其俗而柔其人,僧俗并用,军民通摄,土官治土民”的羁縻政策,在康区设置三个宣慰司和多个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及土州府、都司卫所,这些机构的长官都由当地土酋担任,中央任命,代代世袭。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土司制度。由于林葱家族在多康地区势力最大,且旗帜鲜明地归顺元朝,因而深得朝廷信任,被封赐都元帅一名,受命以德格俄支为治地中心,设置“朵甘思田地里管军民都元帅府”,隶属藏区三大宣慰司之一的“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即朵甘思宣慰司)管辖,辖地包括今甘孜、白玉、德格、石渠数县全境。自此,林葱家族成员先后多人被朝廷封赐经历、镇抚、千户、捕盗等官职。

明代承袭了元代土司制度,朱元璋下令:凡西南夷世袭首领来归附的,即用原职授之。明代还将土司分为文、武两个系统,武职土司机构有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蛮夷长官司,隶兵部武选,省都指挥领之;文职土司机构有土府、土州、土县,隶属各省布政使司,同时还增设了一批掌管军事的都司、卫所,与土司、土府州县同为少数民族地区政权机构。明代初,林葱家族受陕西行省元外郎许允德招抚,元朝所赐印信,输诚归顺。朝廷于洪武四年(1371)降诏林葱家族,在德格俄支设置朵甘卫指挥使司,三年后又升朵甘卫指挥使司为朵甘行都指挥使司,行都下设多个机构,增设了朵甘思宣慰司,封置招讨使6个、万户4个、千户17个,先后诏赐林葱家族招讨使、同知、宣慰使、巡检、赞善王、国师等世袭官职多个。

明末清初,相邻的德格土司迎来他们的强盛时期,林葱土司则势力渐弱,白玉、石渠、同普等地因不断遭到德格土司的蚕食而丧失统治权。对此,林葱土司也曾抵制,但遭到德格土司的武力打击。到清雍正六年(1728),林葱土司贡布林铁归顺清政府,次年朝廷授其“林葱安抚使”职,“颁给印信号纸,住牧林葱(俄支)”。到18世纪后期,林葱土司逐渐臣服于德格土司。清宣统三年(1911),林葱安抚使登珍曲吉迫于形势,呈奏折自请“改土归流”,朝廷以“输诚归化者优奖”为由,改林葱安抚使为“把总世袭,月发奉银六两”。1918年,林葱家族与德格家族联姻,成为实际上由德格土司所控制区域的土酋势力,并趁藏军占领康北之机在原辖区内恢复了土司统治。1949年以后土司制度被废除,林葱土司之子曾被委以邓柯县县长之职。至今,林葱家族第89代后人尚在四川省某机关供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