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国遗迹

岭国遗迹

格萨尔和他的将领及谋臣们东征西讨数十年,在康北各地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说故事和遗物遗迹。据统计,在岭国腹地的今德格县境内,格萨尔及其岭国重要人物的遗址遗迹就有120多处,而在包括今石渠、白玉等县的古德格范围内,岭国遗迹有200多处。其中与格萨尔妃子和将领们有关的遗迹有160余处,岭国时期流传下的遗物有1800多件。

众多岭国遗迹中,一部分可能是人们为了表达对格萨尔的崇拜,根据格萨尔史诗和民间传说故事的情节附会而成的;另一部分则是有依有据的真实存在。

许多与格萨尔或岭国人物有关的遗址遗迹中,首先应当说到的是位于扎溪卡草原深处的石头城——松格玛尼。扎溪卡草原明清时属古德格范围,今属石渠县境,曾是岭国的重要战场,著名的霍岭大战就发生在这里,并留下了松格玛尼这处令人震惊的宗教圣迹。松格玛尼是一座用一千多万块玛尼石堆垒成的信仰之城。它是一个很大的玛尼堆,十余米高,百米见方,远看酷似一座城堡。内有多条巷道,曲径迂回,像一座迷宫,巷内两侧的石墙、玛尼石层层罗叠。上部有形若窗口的神龛,供有石刻并彩绘的神人造像,其中有格萨尔王、王妃及大将,有佛教天竺八十大成就者,有日月星辰及各种灵异动物,线条简洁,造型生动。这座信仰之城源于岭国时期,最初是人们为了超度战死疆场将士的亡灵而发愿堆垒,后来由于一代代人都来此朝拜祈祝,不断为玛尼堆添加石块,使之形成了城堡般的规模。现在,松格玛尼在康北藏族人民心中是一处圣迹,朝拜者络绎不绝,他们来此祈求平安吉祥,来此缅怀他们最崇敬的英雄格萨尔王。

格萨尔及岭国人物不仅留下了动人的英雄史诗故事,还流传下来许许多多的遗物。除“文化大革命”中格萨尔纪念堂中散失的以外,至今保存于各寺庙中的还有很多。据统计,今德格县57座寺庙中多数都保存有岭国时期文物,总计近百件。如白垭寺就保存有格萨尔用过的刀、弓、甲、胄等;八邦寺保存有格萨尔用过的宝刀,长1.8米,其上有用金雕铸的画符;在俄支,有的牧民家还保存有岭国时的经书《岭崩》的残页。相传岭国时最珍贵的传家宝就是《岭崩》十二函,那时每有大将战死,就要为其诵《岭崩》经。这部经用金汁和银汁书写,曾保存在俄支寺。“文化大革命”时此经被烧,未烧尽的散页被个别农户家捡拾收藏,至今尚在。此经书纸为黑色,长2尺,宽5寸,每页7行字,其中3行为金汁书写,4行为银汁书写。

在德格民间,以故事传说、格言等形式书写的格萨尔王的故事异彩纷呈,俯拾皆是。全县有上百处地名与格萨尔及岭国人物有关。这些地名有的因他们平生的活动而产生,有的与他们的征战有关,有的则是为纪念他们而命名。

江达县金沙江古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