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与山神

猎人与山神

怒江峡谷的高山瀑布

火塘边木楞墙上挂着各种野兽的头骨,原本都是乳白色的,现在已被烟火熏得酱黑。其中一个羚牛的头骨最为显眼,两只长而弯的角高高翘起,象征着野性和力量。据说怒族和其他许多少数民族有同样的习俗,狩猎后要把猎物的头骨挂在房柱或墙上,这既是对管理野兽的山神的崇敬,又可显示猎人的勇敢和强悍,见证猎人辉煌的人生。巴朵老人是附近几个村寨中最有威望的猎手,历次重要的狩猎活动都是在他的策划和组织下进行的,他得到的野兽头骨自然是最多的。正墙与侧墙间的墙角里,还挂着一把很大的弓和一个兽皮箭袋,也被熏得发黑。这一切都令人想起古籍中对怒族人的描述:“成年男子,右肩背弩弓及箭包……攀登悬崖,步履如飞……”

然而,眼前的这位巴朵老人却很难令人联想到猎人奔波于山林、追逐着飞禽走兽的情景。他脸色蜡黄,性格内向,坐在火塘边默然地吸烟,一言不发。直到与我同路的老杨把从山外带来的两瓶白酒和一包烟丝敬送给他时,他才局促不安地咕噜出几句怒语,之后便诚惶诚恐地用瓦罐为我们煮茶。

老杨是个做民族研究的白族学者,此行的目的是调查怒族的狩猎文化,开口总不离狩猎的话题。而巴朵对这个话题很熟悉,一说起狩猎就有了精神,话也就多了。就像许多怒族男人一样,他也会多种语言,时而用白语同老杨交流,时而又用汉语同我说话。当他见我一直注视着墙上那个羚牛的头骨时,就用汉语告诉我:那是很久以前猎到的一头羚牛,那时候已经几年没见到羚牛了,发现这头羚牛后,全寨人都很兴奋,他领着14个汉子在山林里围追堵截了5天,翻过两座雪山,走了几百里路,才在临近西藏察隅的地方得到这头羚牛;那一天他躲在一棵大树杈上的枝叶间,待羚牛从树下路过时,一箭射中牛背,半截箭杆都没入牛体;羚牛中箭后狂奔不停,他再发一箭射中牛腿,羚牛没奔跑多远,双蹄打滑从崖上滚下去摔死了;那是他一生最后一次猎牛,此后不久政府就禁止猎杀羚牛了,也禁止猎杀马鹿、云豹和老虎等其他动物。

巴朵在讲着、唱着,他原本枯萎而干涸的眼里,分明跃动着鲜活而兴奋的光芒,仿佛回到了赤足飞奔于山岭、昼夜与巨兽周旋于密林的岁月……

山谷河流

火塘里的茶煮好了,巴朵用竹筒给我们每人斟一筒茶水后,继续给我们讲述着他猎羚牛的过程。他说,那是一次叫人高兴的狩猎,羚牛摔死后,他们围着羚牛给山神唱了很长时间的祭歌。我问他祭歌是怎么唱的,他说他只会用怒语唱,汉语的大概意思是:尊敬的山神啊,我们有幸在林子中与你见面了,我们看见了你黑黑的辫子,看见了你白净的牙齿,看见了你美丽的双手,看见了你苗条的身子……

狩猎人家

巴朵还告诉我们,怒族祖先立下了这样的规矩:出猎前、出猎中、出猎后都要举行祭祀仪式,要给山神唱祭歌,特别是把猎物抬回寨子后,有很复杂的规矩,要给山神杀鸡备酒,要把好看的彩带和彩珠系在兽头上,把猎物打扮得像个漂亮的姑娘,这样做是为了迎接山神的到来;山神来临后就要举行祭祀仪式,主祭者一边敬酒、一边引领众人合唱祭词。祭词的意思是:尊贵的山神啊,怒家人说话是算数的,许的愿是要兑现的,好酒都给你端上来了,公鸡都给你献上来了,你尽兴地吃吧,你尽兴地喝吧……巴朵说,这种祭歌要唱一个通宵,第二天清早山神离开寨子时,还要唱歌为山神送行。

我却迷惑不解了:为什么山神有黑黑的辫子、白白的牙齿?为什么山神喜欢彩带彩珠?这不是一个女人的形象吗?巴朵解释说,山神的家族是很大的,掌管大山、掌管林子,掌管狩猎的山神是一个姑娘变的,也可以叫猎神,是不可冒犯的。那么,山神为女性的传说是否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呢?

巴朵讲述的每个细节都引起了老杨的兴趣,他匆匆地在本子上记着,并要求巴朵用怒语为他唱一段给山神送行的祭歌。巴朵饮尽一竹筒茶水后,很投入地唱了起来,可惜我一句也听不懂。不过我从那绵长而热烈的调子中,感受到了怒族猎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真诚的祈求。末了,老杨为我翻译了几句:

“我崇拜的山神啊!让我向你说一声告别,戴上我们献给你的彩珠,带上我们对你的敬意,请你回到白雪覆盖的高山上去吧,请你回到开满杜鹃的山林里去吧,请你回到百鸟齐唱的乐园里去吧!我们盼望来年的一天,在林子里与你相会,在高山上见到你的羚牛……”

唱罢送神歌,巴朵又主动为我们唱了出猎前的请神歌。他说,出猎前要在山前设一个祭台,摆上山神喜欢的酒食,猎人们面对大山进行祭祀、唱歌,祈求山神护佑。

老杨是这样为我翻译请神歌的:“我们崇敬的山神啊,你是高山的主管,你是森林的灵魂。我们来拜见你,迎接你,把最好的酒食献给你,把美丽的饰物献给你,让我们见到健壮的羚牛吧,让我们与奔跑的岩羊相遇吧,我们不会忘记你的护佑,我们不会忘记你的恩赐……”

老杨在匆匆地记着。巴朵在讲着、唱着,他原本枯萎而干涸的眼里,分明跃动着鲜活而兴奋的光芒,仿佛又回到了赤足飞奔于山岭、昼夜与巨兽周旋于密林的岁月……

而我则一直在做着这样的思考:怒族的猎人们有坚强的意志、聪明的才智和强悍的性格,为什么面对大山会显出卑微和怯弱?为什么对想象中的山神那般敬畏、俯首祈求?这是因为狩猎时常常要奔波几天而无收获,常常会受到巨兽尖爪利牙的威胁,祸福成败存在于旦夕之间吗?

TIPS

清代有资料这样记载怒族:“怒子,居怒江之内……男女披发,面刺青,首勒红藤,麻布短衣,男着裤,女以裙,俱跣。覆竹为屋,编竹为垣。谷产黍麦,蔬产薯蓣及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