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民与茶

藏族人民与茶

中甸高原

在藏区,茶叶“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藏族人民“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因为“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所以藏族男女老少都爱茶嗜茶。成年男子每天早中晚必须饮三次茶,有的老人嗜茶成性,睡觉前也要饮两三碗茶。他们把茶看得很重要很神圣,以其养身,以其待客,以其为敬神的贡品,以其为财富的标志,以其为吉祥的圣物。藏族饮茶方式多样,尤其是康巴藏区,因与汉地接近,饮茶习俗深受影响,除饮酥油茶、奶茶、牛头骨茶、糌粑茶外,也有些饮茶的方法、原理与汉族相同,如开水泡茶,或将茶捣碎冲泡,或将茶叶煮后滤去茶渣等。当然,藏区最普遍的饮茶方式还是以酥油与茶叶混合熬制成酥油茶,这是把食与饮统一起来的一种饮茶方法。做酥油茶选用的茶是发酵后紧压成块的茶叶,有红茶、黑茶两种,从中医角度讲这两种茶属温性,深受全藏区人民喜爱。藏族饮茶不仅有礼仪讲究,茶具也很讲究,煮茶器有土陶罐、铜锅、铁锅之分,喝茶器具有木碗、银碗、瓷碗之分。土司头人和一些大户人家的茶具就更讲究,茶壶、茶桶、茶碗、茶盒上都有用金银、象牙、宝石镶嵌的吉祥图案。藏族人民的茶碗各用各的,一家之中也互不换用。无论贫富贵贱,远出时茶碗随身携带。旧时西藏政权的大臣们上朝时,怀里也揣着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茶碗。

藏区饮茶的历史比汉族晚,大约从唐代开始。之前,他们平衡酥油、牛肉、糌粑等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靠的是用“尔吉德加草”等野生植物根叶熬制成的汤。这些植物据说是莲花生大士为施惠于民众,尝遍百草后选定的,因而有“莲花宝茶”的美誉。茶叶自从汉地传入藏区后,其助消化、去油腻、清热解毒、醒脑提神的功效被认可,很快成为肉食乳饮的藏族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但最初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得到茶叶,继而土司头人、富商也开始饮茶,再后来就普及到了民间,形成全藏族饮茶成风、嗜茶成瘾的局面。于是,茶叶就成了全藏族饮食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打酥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