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界科技创新趋势展望

五、2021世界科技创新趋势展望

展望2021年,世界各国抗疫形势依然严峻,世界经济会在重挫后开启复苏之旅,科学技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进程不会停止。

(一)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或于下半年迎来预期拐点,科技创新仍旧是各大国振兴经济、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有力武器

随着各国纷纷采取更严厉的管控措施,以及多种多批疫苗上市量产接种,新冠疫情大概率在2021年下半年触顶回落,迎来拐点。面对疫情给全球经济、安全环境带来的重创,以及对人类生活带来的重大影响,世界各国料将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措施,应对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重建。美国拜登政府上台后会大幅修正特朗普的政策偏颇,强化国内事务治理,重回多边主义体系,以期恢复美国在经济、科技及国际事务中的主导或领导地位。美国及其欧洲盟友将全力谋划新时期“跨大西洋国家”伙伴关系及重点工作,促进在危机处置、民主制度、供应链重建、技术治理等方面形成共识和合力,以重新主导世界秩序。

总体而言,抗疫和恢复经济会是2021年各主要经济体的主题词;各国在摆脱疫情困境和经济重启中会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关键核心要素,继续出台更为有力的政策振兴经济重整秩序。

(二)经济形势影响各国未来研发投入预算,新冠疫情触发各国围绕国家安全加紧实施产业链、供应链重构

新冠疫情对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形势均产生重大影响,并进一步影响未来各国研发投入增长。从已公布的信息看,美国联邦政府2021财年预算申请中,研发费用与2020财年相比缩减了8.8%,欧洲基础研究的主要资助机构欧洲研究委员会的资金也遭到削减。欧洲多国虽已承诺增加科研支出,如德国承诺在2030年前向科学机构额外投资180亿美元,预算每年稳定增长3%,英国政府宣布将研究资助从现在每年110亿美元增加到269亿美元,但如果经济复苏不力导致财政吃紧,这些承诺最终可能成为空头支票。

相较欧美地区,亚洲地区受疫情影响相对更小,中国、日本、韩国等国有望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危机暴露出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安全的脆弱性,未来世界各国会加紧实施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多元化、本土化成为重要趋势。如美国联合澳大利亚、印度、日本、新西兰组建“繁荣经济网络”以重构关键领域供应链,解决对中国的过度依赖问题;欧盟启动“2030年和2050年欧盟战略性技术和产业关键原材料”的前瞻性研究和“关键原材料行动计划”,意图摆脱对中国稀土等关键原材料供应的依赖;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也已就启动三方“供应链弹性计划”进行磋商。这些计划和措施会在2021年得到具体落实和推进,对全球产业链格局、国家产业链安全、技术流通路径等产生重要影响。

(三)生物安全会持续引发各国高度关注,智能、数字、无人自主、网络虚拟等技术会实现加速发展,而技术应用引发的安全风险也将成为各国关注与治理的重点

新冠疫情深刻影响与改变世界,生物威胁、生物安全引发全球高度关注。后疫情时代,各国家将重新制定、调整和完善生物安全战略,加大生物技术研发力度,全面提升生物安全保障能力。与此同时,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数字孪生为代表的智能、数字、无人化技术迎来爆发应用,并赋能相关产业,孕育巨大潜力。2021年,各国政府、机构、私人部门必将加大对这些新兴技术的投入力度,助推这些新兴技术迎来突破式发展。当然,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必然引发网络安全、隐私保护、数字鸿沟等问题,世界经济合作组织发布《2021年全球技术治理报告》就指出,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出行等新兴技术可能被滥用而产生数据泄露、网络攻击、自动驾驶决策失误等消极后果。美国智库机构发布《技术2021:数字创新与民主倡议》报告,将创建安全的数字身份和韧性数据架构、互联网隐私规则、全球数字交易规则、人工智能治理原则等列为美国新一届政府应重点关注的关键议题。欧盟制定《2020—2025年欧盟安全联盟战略》,提出探索身份信息防盗用、增强数字调查执法能力;通过《数字运营韧性法案》,保障数字金融参与者权益、减轻网络攻击并加强外包监管。可见,数字等技术风险防范和治理规则建立将是未来各国政府管控安全风险的重点所在。

(四)拜登政府上台,对华政策将延续强硬态度,我外部科技安全风险持续存在,部分领域竞争更趋激烈

2021年,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在对华态度上,拜登政府依旧会表现强硬一面,但在具体政策与策略上,将与特朗普政府存在明显差异。新政府会采用多边主义和长线思维,通过重返现有国际组织、重塑技术规则、领导技术标准制定等,增强美国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并维持其科技霸主地位。

拜登政府仍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高度重视中国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对美国的冲击,因此会持续加强对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半导体、5G等关键核心领域进行打压遏制,这些领域的中美竞争会更加激烈;美国新政府会大幅改善与科学界的关系,并综合施策,刺激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向美国集聚,推进关键产业领域的“去中国化”及制造业回流进程,领导建立国际技术贸易新规则和技术应用新标准。尤其需要警惕的是,拜登已明确表示将联合盟友对中国进行遏制打压。

因此,在未来几年,美国新一届政府或通过强化对华多边出口管制、建立民主国家技术联盟、主导科技规则话语权等形式,体系化地加强对华科技遏制力度,限制中国经济科技崛起,保持美国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全球领导地位。由此,我科技领域的外部安全风险仍会持续存在,部分领域风险继续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