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创新人才培育力度,发挥集聚效应
一是破除人才成长障碍,云南落实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贯通发展。加快研究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科研相促进、技术与技能相补充的人才评价使用激励机制,激发高技能人才创新活力,加快研究编制云南省人才发展规划,出台人才支撑和促进我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意见和办法。全省加速推进基础教育均等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充分考虑全省各州市偏远、落后地区和基层情况,增强这些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加快培养农业农村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扭转区域科技资源发展失衡的趋势。应加强高等教育和科研平台建设,大力吸引和培育人才,同时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科研人才引进培育和科研平台建设对于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至关重要,通过政策和环境有效调动人才积极性。
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云南高水平人才团队。加大对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的吸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配套条件,大力支持其初始创新与探索性研究,解决其后顾之忧。加强在滇科研团队建设,利用本地优势,进行跨学科科研团队的建设;根据云南定位,深入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和各领域科技和产业人才入滇计划。对新进云南工作的特殊海外高级人才给予政策支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开通技术性签证,制定投资移民法,为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提供人才支撑。联合全省科技资源配置与管理部门根据云南产业发展需要,布局多领域科技和重点产业创新平台和科技领军人才,给予财政经费支持,增强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加速形成创新平台齐备、科研项目充足、科研创新成效显著的用人氛围。
三是积极探索数字人才培育模式,将云南建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才高地和区域性技术人才辐射中心。加大对全省人力资源的投资,着力提升教育水平,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加强云南数字化网络培训深度与广度,鼓励在职培训和职业教育。立足辐射中心建设,落实国家周边外交方针,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深化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推进高水平科技教育对外开放,深入实施共建“一带一路”科技教育行动,探索澜湄流域国家经济合作与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推进与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在机制平台、科研项目、人才培养、职业数字化教育等方面合作,共享教育理念和资源,共同推动教育交流合作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