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园区联动机制,营造区域创新环境
按照产业发展方向,以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发展为核心,突出产业特色、服务配套、循环发展,全力推进试验区工业园“一园多区”战略,努力把各园区打造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发展的新平台、人流资金信息集聚的新洼地、实现外向发展的新载体。加大园区投入力度,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园区路网、水网、电网、信息网,推动市政配套设施向园区延伸。建立健全园区联动服务机制,以互助发展、互促发展、互利发展和差位发展为原则,将县城园区、勐仑园区、勐满园区、关累园区等园区开发建设联动起来,创新构建各园区产业互动的经济发展体系。推进各园区与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聚焦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飞地合作园,发展“飞地经济”“合作园区”。
一是着力优化高新区营商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实体经济,聚焦产业、主攻工业,坚持招商模式创新、坚持主导产业培育、坚持重点项目支撑,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重点落实发展特色产业、构建科创体系、抓实项目建设、推进招商引资、营造软硬环境、聚焦民生福祉、建强高新队伍等方面工作,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是留住人才,输送新鲜人力。为高新区“抢”人才、留人才给予支持。支持高新区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在就医、住房、出入境通关便利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明确特色主导产业,加强创新资源配置和产业集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鼓励高新区实施一批引领型重大项目和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构建应用场景,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支持高新区探索包容审慎的新兴产业市场准入和行业监管模式,营造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三是加速融合,布局数字经济。支持高新区全面实施数字化改造提升,加速推动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的试验场、聚集区。支持高新区做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加强区块链技术应用开发,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