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物医药
(一)2020年回顾
1.疫苗产业成云南生物医药发展新亮点
2020年,云南以疫苗为代表的规模以上生物制品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53.57亿元,占云南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比重由“十二五”末的9%上升到“十三五”末的15.6%。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所新冠灭活疫苗和沃森生物mRNA新冠疫苗正加紧推进临床研究工作,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所的新冠灭活疫苗已获批紧急使用。沃森生物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是全球第二个、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同类产品,有效打破了国外对该疫苗的垄断,2020年上市第一年就实现营业收入16.6亿元,预计该品种年产值可达40亿元。
2.中药(民族药)产业已具备规模优势
2020年,我省中药材种植养殖和产品加工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916亿元。中药材种植(养殖)业营业收入约516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近900万亩,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三七、重楼、石斛、砂仁、木香等17个中药材品种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面积126万亩,其中获绿色认证基地4.5万亩、有机认证基地3.2万亩。包括中成药、中药饮片、提取物、健康产品在内的规模以上中药材加工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约400亿元,占规模以上生物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0%以上。尤其是三七产业,综合产值从2000年的约3.8亿元发展到2020年的380亿元左右,20年间产值增加了100倍,三七产业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开发了饮片、制剂、健康产品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后端产品,成为仅次于人参的大品种。灯盏花产业形成了种植、加工、研发、生产的全产业链布局。
3.传统药企和科研单位加快布局发展生物技术药
云南传统药企和科研单位不断加强对基因技术、细胞治疗技术药物以及血液制品的布局,持续丰富生物技术药产业。昆药集团发布公告,其控股公司上海银诺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昆明银诺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胰高血糖素长效降糖药物“苏帕鲁肽注射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批件,并将于近期开展相关产品的Ⅰ期临床试验。此研发项目是昆药集团慢病领域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也是公司向生物制药领域的开拓性探索,如果苏帕鲁肽成功上市,将成为昆药集团又一重点产品,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带来新动力,项目的实施将使公司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免疫毒素是一类抗癌制剂,利用了抗体的选择性来靶向药物递送以及毒素强效杀伤癌细胞的能力,赛诺制药开展人源化CD22蛋白抗体免疫毒素1.1类新药研究。
4.化学仿制药持续不断获得突破
云南已初步聚集了积大制药、贝克诺顿、昊邦制药、赛诺制药、龙海药业等一批化学仿制药企业;阿莫西林胶囊、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等5个品种通过化学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北京通盈收购贵研药业,加大对铂类化学药和原料药的研发生产投资力度;龙津药业、昊邦集团、植物药业与印度仿制药企业合作,积极引进印度仿制药品种到我省落地。
5.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软实力不断增强
“十三五”期间,围绕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建设云南省生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云南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云南天然药物活性筛选和成药性评价中心、云南花卉芳香健康产品研发中心、云南中药材良种繁育研发中心、云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中药品质第三方检测等一批研发服务平台。截至“十三五”末,生物医药领域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47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0个、“两院”院士4位,累计培养省科技领军人才12位、引进省高层次人才54位、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4个、培养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和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553位、培育省创新团队92个。
(二)2021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发展展望
1.生物医药投资从狂热到理性,但细胞治疗、基因治疗、脑科学、PFA等依然火热
受益于新一轮药审改革后,我国生物医药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成果的积淀,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全行业投融资迎来了快速增长期。而来到2021年,一方面PD-1上市后持续的价格竞争使得市场担忧其他创新药的商业化前景,另一方面新的前沿技术不断涌现带来源源不断的投资机会。之后,在创新药降价、集采常态化、消费下行等宏观大背景影响下,生物医药全行业投资和创新热力指数逐渐下行。但细胞治疗、基因治疗、脑科学、PFA等细分赛道依然活跃。
2.医疗器械占比逐步扩大
2020—2021年,药品始终占据着生物医药领域投融资的半壁江山。之后随着服务&数字医疗板块投融资热度逐步下降,而医疗器械的领域体现出比生物医药全行业更快的发展速度。器械领域高活跃的背后是国产医疗器械快速技术创新和持续产品迭代。医疗器械板块包括体外诊断、心脑血管器械、医疗机器人、影像类、眼科牙科、生物新材料、内镜、微创外科器械、骨科、肿瘤器械、家用&康复器械和综合类14个赛道。其中,体外诊断(基因测序仪、癌症早筛、上游原材料)、心脑血管器械(心衰治疗器械、脑科学)、医疗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眼科牙科(近视防控、巩膜镜)、医学影像投融资最为活跃。
3.CXO(医药外包)行业持续活跃
CXO行业作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变革的助推者、国产创新药的“卖水人”,近年来持续维持高景气状态。新一轮药审改革后,我国生物医药创新投入逐年增加,叠加MAH制度全面落地和全球产业转移,CXO充分享受行业红利,迎来高速发展时期。自2020年初开始,CXO赛道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CGT(细胞及基因治疗)历经多年发展,正处于研究成果落地的高速发展时期,同时带来了快速增长的外包需求。由于CGT药物生产具有极高的门槛,对于CGT药物研发企业来说,自建产能进行药物生产面临着生产成本高、规模化生产能力不足、技术平台复杂、技术人员储备不足、风险控制能力差等问题,企业更倾向于将此类药物的生产委托给CDMO公司。根据J.P.Morgan统计,基因治疗的外包渗透率超过65%,远超传统生物制剂的35%。正因如此,CGT领域CXO企业的投融资活跃度显著高于其他CXO赛道。
4.数字医疗热点更迭
数字医疗是把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整个医疗过程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医疗方式。数字医疗赛道热度在2020年快速上升,并于2020年末达到阶段高点,这一时期的板块热度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医疗方向。2021年和今后,市场逐渐趋于冷静,投资热点逐渐从互联网医疗转移至医疗人工智能和数字疗法方向。目前医疗人工智能赛道热度主要集中于人工智能药物研发上。但相关领域的企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其主要业务类型分为三类AI赋能药物研发、AI+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和使用AI进行药物自主研发。第一类企业技术壁垒不强,以技术迭代为主;第二类企业以是否有相对成熟的研发成果作为衡量优劣的标准;第三类企业以后续药物开发或知识产权转让作为收入来源。目前国内外尚无完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上市的新药,未来产业发展和商业模式形成仍需进一步探索。
5.云南2021年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趋势展望
生物医药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云南将继续把科技创新摆在产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构建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潜心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和新药开发。在中药民族药领域,加强中药公共研发平台建设,重点开发预防用、治疗用、康复用新药,开展大品种二次开发,研发药食同源健康产品;在生物技术药领域,加强疫苗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在联合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新型疫苗及细胞产品研发方面下功夫;在化学药领域,加强仿制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原研药和高端仿制药研发、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方面下功夫。同时,云南还将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以问题为导向,在招商引资引智、专业化园区建设、重大项目推进、改善营商环境、政策精准扶持等方面多措并举,推动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