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引领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云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地、科技创新资源的主要集聚区、云南省开发开放的重要载体、科技引领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标杆、科技人才、资本、技术最密集的区域,在区域创新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要发挥区域示范引领作用,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打造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集聚平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园区。2020年,省委、省政府印发《云南省各类开发区优化提升总体方案》,对已有的158个各类开发区进行撤并,仅保留64个开发区。并要求保留的64个开发区完成统一规范名称、重新划定面积和四至界线、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成立开发区资产经营公司等事宜,重新履行报批程序,报省政府审批。目前,26个省级高新区中,曲靖高新区、文山高新区、临沧高新区按高新区名称报批。临沧高新区优化提升方案已经省政府审批。
我省已形成“3+3”的高新区发展格局,即国家高新区3个:昆明高新区、玉溪高新区、楚雄高新区;省级高新区3个:曲靖高新区、文山高新区、临沧高新区。3个省级高新区已完成申报国家高新区工作。其中,曲靖高新区2018年12月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待科技部报国务院审批;文山高新区、临沧高新区分别于2019年1月、2021年6月由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科技部办理,待科技部组织专家调研。2020年6个高新区总计实现营业收入4643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584.7亿元,实现净利润304.3亿元。
(一)创新驱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持续发展
2020年,云南省共有80个开发区,其中省级开发区63个,国家级经开区5个,国家级高新区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2个,国家级自贸区1个,国家级新区1个,其他国家级1个。云南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有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玉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楚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云南省省级高新区主要有曲靖高新区、文山高新区、临沧高新区。以及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华科技产业园、嵩明杨林经纪技术开发区、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塔工业园区、腾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山三七产业园区、祥云财富工业园区、麒麟工业园区、玉溪研和工业园区、易门陶瓷特色工业园区、保山工贸园区、个旧市特色工业园区、晋宁工业园区、昆明海口工业园区、沾益工业园区、师宗县工业园区、安宁工业园区、马龙工业园区、陆良工业园区、龙陵工业园区、临沧工业园区、禄丰工业园区和砚山工业园区等多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0年,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294.48亿元、营业收入达5367.66亿元、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达4105.72亿元、净利润达358.42亿元、实际上缴税费总额达182.86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经费投入达185.78亿元,拥有科研机构数量达899家,拥有有效专利达3.05万件、有效发明专利达5422件。全省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高技术服务、先进制造、新材料、资源与环境等六大高新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310家、375家、316家、250家、163家、185家,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加快提升创新引领能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整体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聚创新之力推动经济发展
2020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销售收入4403.60亿元,较上年增长19.02%;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3593.05亿元,增长18.49%;新产品产值1098.94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1137.81亿元,分别增长5.42%和8.56%。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有效专利30530件,较上年增长31.96%,其中发明专利5422件,增长8.18%;申请专利7964件,增长24.05%,其中发明专利1878件,下降1.68%;获专利授权6217件,增长35.51%,其中发明专利571件,增长1.24%。2020年我省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13家。沃森生物成功研制出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及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等多款重大产品;摩尔农庄发布国内第一个航天级功能食品标准,与中国航天员中心联合制定全国首个航天食品原料·压榨核桃油标准;鑫圆锗业是国内第一、亚洲最大锗系列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先后承担863计划、国家和省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20余项。
(三)构建区域创新平台体系,促区域产业快速发展
云南省高新技术开发区积极完善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园区协同创新能力。深入实施“高、新”倍增计划,对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企业质量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个方面,在政策引领、孵化能力、内培外引、入库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
围绕生物医药、稀贵金属新材料及IT及现代服务业,昆明高新区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创新平台支撑、大中小企业联动发展的特色产业集聚。形成了以“云药”特色产业、新型疫苗产业为主,化学药、生物药、医学护肤品、人体再生医学、精准医学检测服务为重要补充的产业格局。此外,昆明高新区秉承发展高科技初心,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2020全年共有国家批准组建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省重点实验室105个,创新型企业279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39家。全年共登记科技成果580项,主持1项科技成果获得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已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6个。全年专利申请46397件,获专利授权28943件;认定登记技术合同3331项,成交金额达50.10亿元。2020年,昆明高新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407.9亿元,较2019年的2241.8亿元,增长了7.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9年的23.79亿元增加到24.41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年均增幅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同比增长9.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同比增长24.7%;引进市外资金从2019年141亿元提高到155亿元。全社会R&D从上一年度的8.24亿元增加到9.59亿元,同比增长1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增速高于全市3.3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