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区域创新总体情况
(一)政策支撑打造特色区域创新高地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谋划了未来5年的发展,勾画了未来15年的蓝图,《纲要》第六篇“推进创新型云南建设”明确指出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精神,云南省出台《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为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贡献云南力量。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编制出台《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加快发展八大重点产业、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建设“数字云南”、培育万亿级支柱产业、千亿级优势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着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在加大研发投入、建设研发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制定了《云南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指引》,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以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主攻方向,加强要素资源集聚,创新发展模式,加快高新技术成果在农业领域转化和产业化。依托现有政策措施,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交叉研究平台和科技创新基地,云南省势必打造以支撑战略性技术、战略性产品、战略性产业为特色的区域创新高地。
(二)云南省区域创新基础进一步夯实,区域创新稳步向前
综合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略有下降。2019年,云南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47.47%,比上年下降0.79个百分点,属于第三类地区,全国排第28位,比上年下降2位。在科技创新评价的5个一级指数中,云南省科技创新环境指数为43.29%,比上年提高0.38个百分点,列全国第28位,比上年下降1位。科技活动投入指数为42.11%,比上年提高1.91个百分点,列全国第25位,比上年下降3位。科技活动产出指数为36.97%,比上年下降2.42个百分点,列全国第27位,比上年下降2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为61.11%,比上年下降1.70个百分点,列全国第19位,比上年下降2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为55.55%,比上年下降2.33个百分点,列全国第30位,比上年下降1位。科技创新主体培育不断拓展,2020年,云南省纳入统计调查的高新技术企业1679家,比上年增加207家,同比增长14.06%;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357.51亿元,比上年增加906.95亿元,同比增长20.38%;工业总产值3294.41亿元,比上年增加470.50亿元,同比增长16.66%;产品销售收入4403.60亿元,比上年增加703.80亿元,同比增长19.02%;出口创汇57.85亿元,比上年减少23.03亿元,同比下降28.47%;净利润358.32亿元,比上年增加93.66亿元,同比增长35.39%;实际上缴税额183.07亿元,比上年增加13.64亿元,同比增长8.05%,产业创新载体发展势头良好。
区域科技创新支撑动能不断提升。2020年,云南省R&D经费支出为245.99亿元,在全国排第19位、西部地区排第4位,比上年增加25.94亿元,同比增长11.79%。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00%,在全国排第24位、西部地区排第6位,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R&D人员人均R&D经费为40.75万元/人·年,比上年增加2.25万元,同比增长5.84%。研究与开发机构专利申请量730件,比上年增加205件,同比增长39.0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38件,比上年增加25件,同比增长7.99%,占研究与开发机构专利申请量的46.30%;专利授权量601件,比上年增加175件,同比增长41.0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03件,比上年增加54件,同比增长36.24%,占研究与开发机构专利授权量的33.78%;有效发明专利1206件,比上年减少229件,同比下降15.96%;发表科技论文3468篇,比上年减少329篇,同比下降8.66%;出版科技著作159种,比上年增加1种,同比增长0.63%。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人员8364人,比上年增加108人,同比增长1.31%。其中,高级职称人员3224人,比上年增加65人,同比增长2.06%,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为38.55%,比上年提高0.29个百分点;中级职称人员2639人,比上年增加4人,同比增长0.15%,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为31.55%,比上年下降0.37个百分点;其他人员2501人,比上年增加39人,同比增长1.58%,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为29.90%,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登记技术合同3331项,比上年增加4项,同比增长0.12%;合同成交额50.10亿元,比上年减少32.72亿元,同比下降39.51%,其中技术交易额28.11亿元,比上年减少22.90亿元,同比下降44.89%。涉及知识产权的技术合同1307项,比上年增加160项,同比增长13.95%;涉及知识产权的合同成交额28.74亿元,比上年减少16.23亿元,同比下降36.09%。研究与开发机构共承担科技项目4139项,比上年减少168项,同比下降3.90%;项目经费支出18.59亿元,比上年增加2.14亿元,同比增长12.98%;项目平均经费支出44.92万元/项,比上年增加6.71万元/项,同比增长17.56%;项目投入人员(折合全时当量)6933.0人年,比上年增加345.0人年,同比增长5.24%;人均项目经费支出26.82万元/人·年,比上年增加1.84万元/人·年,同比增长7.37%。其中,R&D项目3623项,比上年减少180项,同比下降4.73%;R&D项目经费支出16.84亿元,比上年增加2.21亿元,同比增长15.13%;R&D项目平均经费支出46.49万元/项,比上年增加8.03万元/项,同比增长20.88%;R&D项目投入人员(折合全时当量)6072.0人年,比上年增加302.0人·年,同比增长5.23%;人均R&D项目经费支出27.74万元/人·年,比上年增加2.39万元/人·年,同比增长9.43%。
培育区域创新新动能,打造创新资源集聚区与新兴产业集聚区。滇中地区是云南省最主要的新兴产业集聚区与创新资源集聚区。其中,昆明市R&D经费支出120.86亿元,比上年增加8.82亿元,同比增长7.87%,在全省排名与上年相同,位列第1位;曲靖市R&D经费支出30.10亿元,比上年增加3.67亿元,同比增长13.88%,在全省排名与上年相同,位列第2位;玉溪市R&D经费支出23.41亿元,比上年增加3.19亿元,同比增长15.78%,在全省排名与上年相同,位列第3位;楚雄州R&D经费支出5.19亿元,比上年减少8540.50万元,同比下降14.13%,在全省排名比上年下降4位,位列第10位;红河州R&D经费支出22.36亿元,比上年增加3.90亿元,同比增长21.12%,在全省排名与上年相同,位列第4位。滇中地区研发投入对区域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高于其他地区,已成为云南省R&D资源聚集地和云南省科技创新带动区域发展的核心。
区域创新发展离不开创新平台的建设,2020年,临沧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玉溪国家创新型城市和通海国家创新型县的建设工作有序推进。9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科技部验收;获批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2个;2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列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择优建设名单;省部共建非人灵长类生物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望获批;启动首批3个云南实验室组织策划工作;积极筹划建立区块链研究平台;新建省重点实验室12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9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93个、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众创空间17个、星创天地49个。完成979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94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7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