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技术产业
(一)2020年回顾
1.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丰硕
2020年云南已建成移动基站30.9万个,其中5G基站11399个。4G和固定宽带实现100%行政村覆盖,5G技术在特色小镇、智慧医疗、工业自动化等场景实现了应用。建成跨境陆地光缆13条,国际带宽1.03T,18个互联网出省方向,27条省际光缆,出省总宽带20T。昆明成为全国第四个拥有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国际通信局的城市。
2.发布全国首个省级区块链溯源商品码“孔雀码”
2020年3月15日,云南省区块链中心挂牌成立,正式发布全国首个省级区块链溯源商品码“孔雀码”。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区块链溯源商品码,“孔雀码”依托云南省区块链平台,由省发展改革委(省数字经济局)、省区块链中心、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可追溯、多方可信协同的特点,将产品实时数据直接上链,打通供货商、销售商、物流、政府、检测机构等商品流转链路,在提升云南特色产品公信力和档次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企业和消费者利益。
3.云南首台国产化计算机成功下线
2020年4月28日,云南首台国产化计算机成功在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顺利下线,该生产线是由中国航天科工二院706所联合以晴集团共同打造的。为云南省信息技术产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推动信创产业驶入快车道。
4.云南信创产业园挂牌成立
2020年9月28日,云南第一个信创产业园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挂牌成立,同时18家重点企业与大理州政府集中签约,标志着云南省信创产业取得里程碑式成果,正向集群式发展迈进。
(二)2021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发展展望
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
2021年,云南省光缆线路长度要达到300万公里,互联网出省总宽带能力达到40T,重点场所千兆宽带覆盖率达到100%,4G基站达到23.2万个,5G基站达到5.6万个,自然村(20户以上)4G覆盖率达到90%,IDC服务机架达到3.2万架。
2.围绕“三张牌”建设数字化高地
对于“绿色能源牌”,要下大力气积极推动和强化云南省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发展,通过实施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培育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等举措,树立一批产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标杆”,借助数字技术积极推进能源行业和制造业的“两型三化”转型发展。
对于“绿色食品牌”,要在生产和消费两端同时赋能。于生产端而言,要抓好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乡村振兴示范园区建设,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从消费端而言,要在大力加强农村电商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云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以及选品供应和溯源管理,塑造“云品”品牌效应和市场消费信任感,助力“云品”出滇。
对于“健康生活目的牌”,重在消费端赋能。旅游领域,要通过旅游大数据中心和“一部手机”系列产品的建设,在丰富产品供给的基础上,着重优化消费流程,提升消费体验,激发和挖掘游客价值。
3.打造云南省数字经济千亿级优势产业
抓住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机遇,大力推动“数字云南”建设,加快“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步伐。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聚焦4G补短板、千兆宽带、5G网络覆盖等重点,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做强电子信息制造业,做优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在电网中全面应用,全面建成数字化绿色智能电网。打造工业互联网,加快先进装备制造和数字化生产线建设。推动我国与南亚东南亚数字经济合作,打造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经济示范区,力争在全国率先突破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多语言技术。推进行业大数据中心和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一批公共信息数据库和国家级数据中心。打造区块链技术应用高地,做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抓住应用端的建设和发展,推动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推动城市数据共享、运用和管理,推动智能政务、智慧法庭、智慧城市、智慧边境、智能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水利建设。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使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到2030年,达到4000亿元。到2035年,“数字云南”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