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疫情下常态化背景下工作模式亟待探索新路径。人才和科技对外合作,均建立在持续密切的人员交流基础上,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导致科技对外合作面临困难,特别是给人才引进、人文交流等方面制造了障碍,为当前国际关系格局带来不确定性,为国际科技合作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二是对外合作企业主体地位不够突出。云南省在科技合作过程中,参与科技合作的主体主要为省内的知名高校与部分科研机构,而企业在“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中的地位不够突出。在对外科技合作中,知识与技术密集的企业如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应该以其拥有的强研发能力、较多高素质人才等优势成为科技合作的主要参与者,从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云南省的企业参与对外科技合作的比例较低。在科技人才交流、开展论文与专利合作研究与建设科技合作基地等合作方式下,云南省的高校积极成立科技人才交流平台、联合国外高校合著论文、依托省内外资源建设科技联合研究中心。在建设科技园区的方式下,除了高校这一合作主体外,也有一些企业参与海内外科技园区的建设,但参与比例较低。
三是总体科技创新投入强度有待提升。2020年,云南省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升,财政科技支出占比有所回升。但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投入增速回落。R&D经费支出245.99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投入与地区生产总值1之比)为1.00%,全国R&D经费支出24393.1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为2.40%;全省财政科学技术支出64.94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0.93%。R&D人员、发明专利授权量等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有R&D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技术合同成交额有所下降,云南省创新主体不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