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音乐教育应以中国音乐教育为主导
三、高师音乐教育应以中国音乐教育为主导
中国高师音乐专业教学本应以中国音乐教学为主、外国音乐为辅,但长期以来却一直以外国音乐为主。而这些外国音乐又是残缺和陈旧的。所谓残缺即外乐本应精选欧、美、亚、非、拉、澳等各洲各族优秀音乐作品为教材。但目前中国高师音乐专业的外乐教学,却仅开设西欧(德、意、奥、法等国)的“文语”音乐;所谓陈旧即西欧文语音乐,从15世纪文艺复兴起至今,它大略经历了“教会”、“巴洛克”、“古典”、“浪漫”、“印象”、“现代”、“后现代”诸多阶段,而目前中国高师音乐专业教学,仍以开设西欧古典“文语”音乐为主。以上残缺、陈旧的高师外乐教学,与教材中占20%左右的外国优秀音乐欣赏、外国音乐家介绍等教学内容极不匹配。而与教材中占80%左右的中国音乐教学内容,更是相去甚远。在中国高师音乐教学中提出灌输、强化“中乐主导意识”,表面上看来确实甚为荒唐。但从20世纪初至今的中国高师音乐教育界,中国人却主要干了外国人的事。笔者无意苛求前贤,他们千辛万苦地兴办西学功不可没。且这纯属特定的历史人物在特定的历史事件中的无可厚非的特定的“历史”。毋庸讳言,没有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对西方音乐的引入,就没有近现代中国音乐的产生。优秀的西乐的东渐,其积极意义是多方面的。问题在于,面对西方音乐统治的中国高师音乐教学界的现实,我们应该如何首先干好中国的事。中国高师音乐教育必须加强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彻底面向《教科书》中占80%的中乐作品。因此当今中国高师音乐教育,要竭尽全力以中乐来武装学生,开设并开好诸如《中国音乐史》、《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美学》、《中国音乐体裁和形式》、《中国唱论》、《中国调式钢琴和声》、《乡土音乐》等中国音乐课程。
中国高师音乐教学中的西方音乐统治现象由来已久矣,再加上今天口水歌的疯狂,流行曲的妖媚,一时间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中国音乐教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且不谈民歌课横遭讥讽,二胡、竹管很少人问津,就连被西方人誉为小交响乐队的琵琶,也早就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了。但钢琴、吉他、电子琴热却方兴未艾,故此类师资和学生的比例严重倒挂。20左右的这一代年轻人,离祖国的优秀传统音乐实在太“遥远”(太陌生),所以他们听什么中国音乐都不顺耳,以至得出优秀的中国音乐的质朴是迟钝、精致是贫乏这样与事实截然相反的错误结论。
音乐是个包含着若干独立的且强调技能的专业。故以往高等师范声乐教师不熟悉键盘,被视为正常现象,更不用说其荒疏民族乐器中的二胡、笛子了。但作为一个高等师范中的专业音乐教师,过分单一的装酱油的瓶子装不得醋的情况,在我们高师乐教师资中是存在的。这对培养高师生的中国音乐主导意识十分不利。因为要使中乐主导意识深入人心,绝非中乐教师培养几个专攻学生就能奏效的。中国音乐主导意识的灌输与强化,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是每个高师音乐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国民音乐基础教育称职的师资,要由他们来造就。但我们有的高师音乐教师连二胡的弦都难调准,当然更不屑知道笛子有几孔了。而音乐通才式的教师模式,应是高师音乐师资自我完善的奋斗目标。其对必备的知识结构进行重构时,必须高度自觉地在中乐主导意识的强化过程中,进行再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中乐主导意识的积极灌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