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陈五平.无机化工工艺学:上——合成氨、尿素、硝酸、硝酸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崔恩选.化学工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3]蒋家俊.化学工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4]赵育祥.合成氨工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
[5]陈应祥.工业化学过程及计算[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
[6]于遵宏,等.大型合成氨厂工艺过程分析[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3.
[7]《化肥工业大全》编委会.化肥工业大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
[8]陈五平.无机化工工艺学:中——硫酸、磷肥、钾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9]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氮肥工艺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10]王励生,等.磷复肥及磷酸盐工艺学[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11]夏定豪.硫酸工业发展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12]《化工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化工百科全书:第10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13]汤桂华.化肥工学丛书——硫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14]硫酸协会委员会.硫酸手册[M].修订本.张弦,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
[15]时钧,等.化学工程手册[M].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16]陈冠荣,陈鉴远,时钧,等.化工百科全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
[17]南化公司设计研究院.接触法硫酸工艺设计常用参数资料:第三分册.1976.
[18]向德辉.化肥催化剂实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
[19]韩冬冰,等.化工工艺学[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
[20]纪震,等.合成纤维工艺学[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0.
[21]赵德仁,等.高聚物合成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2]邬国英,杨基和.石油化工概论[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0.
[23]蔡世干,王尔菲,等.石油化工工艺学[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3.
[24]吴指南.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1.
[25]华东化工学院,等.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
[26]四川石油管理局.天然气工程手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
[27]化学工业出版社组织编写.化工生产流程图解:下册[M].增订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4.
[28]王立.稀有气体的制取原理和方法[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
[29]李宏宽.膜分离过程及设备[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89.
[30]徐文渊,蒋长安.天然气利用手册[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2.
[31]韩崇仁.加氢裂化工艺与工程[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
[32]刘俊泉,李光松.石油化工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2.
[33]吴辉.石油炼制工艺与经济[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2.
[34]卢春喜,王祝安.催化裂化流态化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2.
[35]董浚修.润滑原理及润滑油[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8.
[36]侯祥麟.中国炼油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
[37]侯祥麟.中国炼油技术新进展[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8.
[38]赵仁殿.石油化工工学丛书——芳烃工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9]陈滨.石油化工工学丛书——乙烯工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40]周立芝,王杰.化工百科全书:第3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
[41]高荣增,顾兴章.化工百科全书:第4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
[42]陈俊武,曹汉昌.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5.
[43]郭晓峰,等.石油化工原料合成工艺学[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4.
[44]王松汉,等.乙烯装置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4.
[45]廖巧丽,米镇涛.化学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46]黄仲九,等.化学工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7]林世雄.石油炼制工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8.
[48]郭晓峰,等.石油化工原料合成工艺学[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4.
[49]郭树才.煤化工工艺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
[50]肖瑞华,白金锋.煤化学产品工艺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51]张德祥.煤化工工艺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
[52]库咸熙.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加工[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
[53]3.И.巴什莱,等.焦化产品回收与加工车间设备手册[M].虞继舜,等,译.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54]炼焦化学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冶金百科全书——炼焦化工[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
[55]张碧江.煤基合成液体燃料[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6]肖瑞华.煤焦油化工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57]煤气设计手册编写组.煤气设计手册:中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58]谢克昌,李忠.甲醇及其衍生物[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杜,2002.
[59]李芳芹,等.煤的燃烧与气化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
[60]陈鹏.中国煤炭性质、分类和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61]陈乐怡.世界乙烯工业的发展趋势[J].中外能源,2007,1(12):65-70.
[62]周韦慧.世界聚乙烯发展势态的分析和展望[J].中国石化,2004(8):51-53.
[63]徐兆瑜.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生产和工艺技术新进展[J].宁波化工, 2005(1):8-16.
[64]唐永良.环氧乙烷生产工艺的改进[J].化学工程,2006,9(34): 76-78.
[65]金栋.世界聚丙烯工业生产现状及技术进展[J].化工科技市场, 2007,5(30): 1-7.
[66]赵燕,马艳萍.丙烯腈生产技术进展及发展态势分析[J].甘肃化工, 2005(3): 12-16,31.
[67]王德义,燕丰.丁二烯的生产技术及国内市场分析[J].石化技术, 2003,10(4):60-64.
[68]崔小明.苯乙烯生产技术及国内外市场分析[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05(5):3-7.
[69]李涛.PTA生产工艺进展及工艺技术比较[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 2006,4(22):22-28.
[70]张倩,段会宗,曹守凯.甲基叔丁基醚生产技术概况[J].山东化工, 2002,4(3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