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步行行为影响因素的空间内涵

3.2.2 步行行为影响因素的空间内涵

从以上对步行行为干预三因素的概念说明可以看出,物质环境主要是作为促成因素而存在的。然而这三个因素之间是彼此互相影响作用的,因此,应该以联系的眼光来看待物质环境与步行的作用,探讨倾向因素、促成因素以及强化因素对物质环境的意义,从而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物质环境对步行行为的意义。

1)倾向因素:步行设施完备的需求

步行行为干预的倾向因素内含着对步行设施完备的定义。

从前一节的论述中,我们发现促成因素主要强调物质环境的可及性,但是其对于物质环境的内容并没有明确,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促成因素的物质环境是内含在行为倾向中的,是倾向因素对促成因素的内在要求。也就是说,对于物质环境的分析,首先需要倾向因素确定的步行行为的资源需求是什么,其对应的设施完备是什么,即倾向因素在实际上必须有所需求的空间设施完备的定位(首先决定了空间中应该“有”什么)。而这种“有”,必须由个人对步行需求的认知、能力态度决定,例如在以机动车交通为主要出行方式的现代社会,以步行出行方式的人群首先会考虑是否威胁个人安全或是否自身附近有可供步行的设施,只有在保证个人安全认知且能较快实现个人步行能力的前提下,人们才会产生实施步行出行的倾向。

2)促成因素:步行高效便捷的需求

步行行为干预的促成因素决定了步行需求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倾向因素强调“有”设施完备来干预步行行为的想法,暗含着资源上“有”某类功能存在,而促成因素则是保障步行行为实现的设施完备能否便捷运用,是对设施完备获取性的保证。对于空间资源来说,倾向因素主要是确定空间适合人群步行的设施完备,明确了要供给的功能要素;促成因素则强调的是该设施完备在环境中的高效便捷,其重点关注已有的设施完备要素是否“可用”,空间上表现为是否“可及”。无论是“可用”还是“可及”,实际上都是建立在人群已经从产生步行念头转向已实施步行行为的基础上。无障碍、分布广、转换快等更加高效便捷的步行空间是这个阶段人群步行的最主要需求。

3)加强因素:步行优质体验的需求

步行行为干预的强化因素决定了行为个体所在的社群环境特征,在空间上表现为对步行优质体验的要求(本文认为相同的社群结构会反映在城市空间的选择和喜好上)。

步行行为强化因素主要是由行为个体所处的社群环境(人际环境为主导的社会环境)构成的,该群体对步行行为有共同认知,特别是体现在对于步行行为的态度以及文化认同上。相同的社群结构会反映在对城市空间的选择和喜好上,因此社群结构的一致性往往会表现在空间环境上,对于步行行为而言则重点表现在优质体验上,比如对某类街道环境的偏爱,对某类街道立面的喜爱。在这个阶段,步行空间必须满足人群在步行过程中生理或心理方面拥有更优质体验的需求,包括五官感受、审美体验、记忆唤醒、文化认同等。只有获取过更好的步行体验,才能保证人们更加持之以恒的坚持步行出行。

综上所述,倾向因素内含着对步行设施完备需求的定义,决定了空间中应该“有”什么;促成因素强调的是步行需求的高效便捷,关注的是已有的空间要素是否“可用”即“可步行”;强化因素则对应的是步行优质体验,关注的是通过空间环境能促进居民“坚持用”即“坚持步行”。这三个方面决定了步行干预的空间形态特征,只有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才能从空间形态的角度促进步行出行行为,这三个方面的空间特征也为步行行为的物质空间形态干预研究初步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如图3.6所示。

图3.6 步行行为影响三因素的空间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