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多中心治理理论

1.4.2 多中心治理理论

20世纪50年代,大都市风云多变,改革浪潮纷起,政府鼎新革故,公共选择学派伺机强烈抨击政府当局。受此影响,多中心治理理论开始兴起,并且在20世纪60到80年代末这一时段内占据了主导地位。Charles M. Tiebout是最早将多中心治理理论运用于城市治理的经济学家之一。Vincent A. Ostrom发扬了Tiebout主张中的隐含模型——呼吁多个单位间进行竞争、提高效率,并认为多中心政治体制只能通过合作模式,即在各单位之间的竞争与冲突并存的环境中得以理解和评估。地方政府的低效率与政府的高分散度和重叠管辖有关系,政府结构分散可能会产生积极的财政效果。这种理论后来招致很多批评,主要在于多中心治理理论忽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其不仅对中高收入群体的假设存在缺陷,更难以对无力迁移的人进行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