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 政策因素

4.3.3 政策因素

歧视性移民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移民的融入程度,郑朗等(2010)对德国移民融入政策及其理念进行分析,发现21世纪以前,德国移民政策因受到过往联邦政府对于移民现状的否定态度,因而导致缺乏对移民政策的理念指导,其融入现状并不乐观。一般情况下,移民政策的制定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经济、政治、人口和人道主义等四个目标。经济目标: 主要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政治目标:主要用以提升对国家和地区的认同感,尤其是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人口目标: 主要涵盖人口的教育、职业和规模等,保障当地劳动力市场中有充足的劳动力;人道主义目标: 包括家庭团聚在内,同时为受到自然灾害和迫害的难民提供一定的帮助。2002年的瑞典受到自由流动模式的影响,与欧洲自由贸易协会进行合作,进而有效改善了移民的技能和职业结构。针对12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研究结果表明,为满足部分群体的需要才会出现移民政策。例如,美国将移民家庭成员的居住考虑在移民法内;加拿大构建了结合个人和劳动力市场的系统;欧盟对非成员国的公民流动有相应的条款进行约束;对于北欧国家而言,瑞典并没有相应的移民约束。当然,也有学者针对单边迁移政策提出质疑,认为其效率低下,难以发挥永久有效的作用,需要借助多边协议的方式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与此同时,本地居民对于移民的情绪也会受到移民政策的影响,并且对移民的融入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