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神山村不大,村内新修的水泥路如同一根枝丫,不到一刻钟就能走完。抵达神山村的当天下午,茅坪乡副乡长、驻神山村工作组组长李燕平带着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路线,一路向北走去。地势越来越高,我们一直爬到北边的山顶上。山顶上只住着一户人家,女主人叫彭夏英。
几个月前,彭夏英家门口的山体出现了严重塌方,泥土裹着灌木、野草和石头滑落,甚至覆盖了山脚下的空地。现在村里正在用水泥对这片山坡进行加固,做了梯形被覆墙,还沿着山沿修建了一道栏杆,相比之前,更加漂亮了。
小人物也有大命运。
说起彭夏英,这个农村妇女不简单。现在,她不仅是神山的大名人,不仅是井冈山的大名人,也不仅是江西的大名人,还是全国的大名人。2016年春节前,在全国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上,都能看到这样一张著名的照片——习近平总书记坐在一户农家的八仙桌上首,与女主人话家常。这位女主人就是彭夏英。

神山村“蓝卡贫困户”彭夏英家山体滑坡后,村里修建的护坡 丁晓平/摄
见到彭夏英的时候,她一手拿着A4复印纸、一手拿着圆珠笔,站在厨房门口不停地念叨着什么。经过介绍,她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计,带着我们来到她招待习近平总书记的堂屋参观。
这是一栋老屋,破旧、低矮、简陋,散发着浓浓的烟火味,黄黑色的土墙覆盖着岁月的烟尘。大家开开心心地进了屋子,客客气气地互相让座,高高兴兴地轮流体验总书记坐过的位置。
生于1967年的彭夏英文化水平不高,只读到小学四年级。1981年,她和在这里做木工的“川娃子”张成德结婚后,生了三个孩子,大的是女儿,两个小的是儿子。1990年,张成德帮左秀发家撤老屋,突然墙塌了,把他压在下面,造成重伤。后来虽然命保住了,但再也不能干重体力活了。
男人倒下了,这个家的顶梁柱就塌了。上有老,下有小,怎么办?彭夏英一边把伤心的眼泪往肚子里吞,一边默默地一个人扛起了生活的重担。1993年,省吃俭用的他们把多年的积蓄拿出来盖了三间瓦房。谁知,房子刚刚建好不到半个月,就因为山体滑坡塌了。祸不单行,没过几年,她上山砍竹子时,一不小心摔倒了,从山上滚到山下,爬不起来了。乡亲们把她抬到医院后,她被诊断为严重骨折,在手术台上躺了5个多小时。
就这样,彭夏英一家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了,由拮据渐渐滑入了贫困。女儿生病时她连10元钱都借不到,她一家成了神山村需要帮扶的贫困户之一。
通过井冈山“三卡识别机制”的识别认定,2015年,彭夏英被确定为“蓝卡户”。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扶持她家养了6头黑山羊种羊,还请来专家教她如何防病治病。很快,她就扩大养殖,发展到30多头。那时,一只黑山羊在市场上可以卖到上千元,几只羊羔出手,彭夏英就赚到了以前全家一年的收入。随后,她又在政府的帮扶下,养了十几头牛,还养了娃娃鱼,很快就摆脱了贫困。
2016年2月2日,就在习近平总书记来她家做客的头一天晚上,她家的羊竟然生下了双胞胎,好像是专门来给她报喜似的。
一见面,习近平总书记就微笑着跟张成德、彭夏英夫妻二人打招呼:我给你们拜年啦!
习近平走进了屋,看到厨房里热气腾腾,笑着说:好热闹啊!
彭夏英激动地说:“乡亲们正在我家里蒸米果,这是我们的过年年货,年年都要送这个礼物。”
与习近平肩并肩坐在自家的八仙桌前,干练、爽朗的彭夏英内心激动,但一点儿也不拘束。她用果盘装了红鸡蛋、花生、瓜子、杨梅干、豆角酥和井冈山蜜柚,盛情招待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总书记体察民情,与她家长里短话桑麻,嘘寒问暖谈民生,亲切得就像亲戚。习近平问什么,她就答什么。习近平问得很仔细,她回答得很具体。
“你们家有几口人吃饭?”
彭夏英回答:“我们家有五口人吃饭。我和爱人,一个老母亲,还有两个儿子。女儿出嫁了。”
家里有什么收入啊?
彭夏英回答:“就是种点田打点粮食,地里种点蔬菜,山里面砍竹子搞点零花钱。”
孩子都在哪里打工?有多少钱一个月?
彭夏英回答:“儿子在深圳打工,1000多块钱一个月。”
政府对你们家里有什么扶持项目?
彭夏英回答:“政府扶持项目有好几个,一个是帮我们入股种了黄桃,每年都有股份分红,还送了黑山羊给我们养。另外,我们有低保,医疗也有合作社保障。砍竹子一年也有两三千元,加上政府扶持资金,一年下来也有9000多元收入。”
说着,习近平总书记忽然指着墙上挂的一幅年画,上面写着“光荣之家”几个字,问道:你家为什么挂这幅画?
没等彭夏英回答,站在一旁的茅坪乡党委书记兰胜华说:“老张当过兵,(彭夏英)是军属。”
习近平颔首微笑着。
这时,村支书黄承忠端着热气腾腾的米果从厨房里走出来,放在桌子上。
看着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豆粉米果,习近平十分高兴,拿起筷子夹起一个,尝了尝,还叫陪同的其他领导同志大家都来尝尝。
放下筷子,习近平问道:你们过年时招待客人,也是这些茶点吧?
彭夏英回答:“也就是这些。”
这时,习近平站起来,给张成德、彭夏英夫妇送上准备好的年货——一袋大米、一壶油、一袋花生、一袋红枣和一个电取暖器。
彭夏英激动地说:“总书记千里迢迢地来看望我们,非常感谢您!”
习近平笑着说:给你们拜年嘛!
说完,习近平走进卧室。看到书桌上摆着一台旧电视,拿起遥控器问道:你们这个电视机能收到几个台?
彭夏英说:“以前只能收到一个台,现在政府送了户户通小锅子给我们,可以收到50多个台了。”
听了之后,习近平就拿着遥控器调了5个频道,感觉很不错,才放下,笑着说:电视还是老电视,你们还没有买新的啊。
彭夏英笑着回答道:“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等儿子回来,准备买一个新的。”
走到床铺边上,习近平指着床上的被子,问道:你们盖的被子冷不冷?
彭夏英说:“不冷啊,我们屋子里有火盆呢。”
看完卧室,习近平走到屋外,看到水池里养着娃娃鱼,问道:这个娃娃鱼吃什么东西呀?
彭夏英说:“吃猪肉、泥鳅、虾米。”
习近平笑了,说:这些小东西还要吃好的啊!
说完,大家都乐了。
一边走一边看一边问,习近平又走进彭夏英家的厕所,看见里面装有自来水冲厕装置,就亲自按了一下水箱的按钮,只见水哗哗地冲了出来,他放心地点了点头。
走到屋外东边的小路上,习近平看到了一对非常可爱的小羊羔。彭夏英告诉总书记,这对羊羔是昨天晚上才出生的一对双胞胎。
习近平听了非常开心,关切地问道:这个羊都吃什么东西?
彭夏英告诉总书记:“吃竹叶、树叶,它们每天都自己在山上找吃的,不用买饲料喂。这羊好养,白天放到山上,晚上它们自己回家,不用我们去找。”
这个羊是什么品种?
“成都麻羊。”彭夏英回答道。[9]
上厅堂、下厨房,习近平总书记在彭夏英家里里外外转了转,亲自操作遥控器看一看电视机能够搜索多少个频道,到卫生间亲自按下自来水冲厕水箱按钮看一看有没有水流出来。细微之处见精神,也见真情。什么叫一滴水中见太阳?人民领袖与人民之间的鱼水情,就是在这点点滴滴中荡漾开来,在人民的心中扎了根。
离开时,看到习近平眼神中似乎还是有些不放心,彭夏英拉着总书记的手说:“我们生活过得非常好!我们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您来看我们,您给全国人民当家当得好,我们老百姓感到很幸福!”
习近平谦虚地说道:“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包括我在内,所有领导干部是人民勤务员。”[10]
听着习近平总书记意味深长的话语,彭夏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圈圈。
一晃半个小时就过去了,日理万机的习近平总书记要告辞了,彭夏英两口子舍不得总书记走,想一直送总书记到村口。习近平客气地让他们留步,不要送了。他们就站在山坡的路口上,不停地挥着手,目送着总书记一行。[11]
没想到,习近平总书记前脚走才两天,春节前夕,三位陌生人闻讯来到了神山村。这是神山村来的最早的游客。他们自称是退伍军人,在村里转了转,中午想在彭夏英家吃个饭。彭夏英也爽快,就炒了四五个家常菜。山里寒冷,平时山里人都爱喝点烧酒去去寒,爱人张成德也爱这一口。因为都当过兵,张成德见了战友格外亲,就这样四个退伍军人一边吃一边喝一边聊,更加亲热了。
告辞时,三个退伍军人留下100元钱,彭夏英和张成德坚决不收,但是最后还是拗不过人家,收下了。不过,这件事给了他们夫妇很大的启发。春节时,儿子女儿都回来了,最后大家一合计,在龙市镇工作的女儿决定回家开办农家乐,每年交给父母3万元的租金。
这年正月二十,全村第一家农家乐——“成德农家宴”在彭夏英家开张了,生意好得有些意外。因为习近平总书记来过彭夏英家,在这里叙谈了20多分钟,而且还吃过她家的米果,因此来神山村旅游和见学的人们都会慕名来她家吃饭、购物。
2017年下半年,因为女儿在龙市镇的工作分不开身,彭夏英老两口就决定自己承办农家乐,半年下来就挣了5万元。同时,他们还开了一家“神山特产小卖部”,零售一些自家生产的土特产,比如果脯、米果子、茶叶、笋干、竹篮,还培育兰花、映山红等盆景来出售。这样,一年下来,她家的收入翻了好几番,达到了10万元,成为村里的脱贫典型。
2017年底,彭夏英主动向村里写申请,不要政府的低保,不当贫困户,要求把救助让给“比我更需要的人”。面对一些已经脱贫却不肯写脱贫申请的人,她直率地说:“我不想当贫困户,贫困户的小孩找对象都难。”

张成德在做竹编手艺
面对政府发放的救助金,有人觉得“不要白不要”,彭夏英却说:“党和政府只能扶持我们,不能抚养我们。”
彭夏英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感动了无数的人们。站在她的面前,我甚至有点难以相信,这句富有哲理的话,竟然出自一个农村妇女之口。这需要多么大的志气和胸怀啊!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自信啊!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呢?又该用什么词语来赞美呢?在听到这句话的那一瞬间,我想到了一个词语——觉悟。这个觉悟,就是家国情怀,就是在家与国之间的一种选择,是由家到国的灵魂跃升。是的,这就是觉悟。没有什么比这个平平淡淡的词语,更能形容和赞美彭夏英的家国情怀了。这是新时代农村妇女的崭新形象,是在脱贫攻坚战中一个农民从口袋富起来到脑袋“富”起来的最美表达。说起这些,淳朴、善良的彭夏英还用当地的俚语说道:“死水不经舀,要细水长流。”
食唔穷,着唔穷,
么划么算一生穷。

客家谚语木牌 丁晓平/摄
这是神山村流传下来的一句客家谚语,意思是说:“一个人吃不穷,穿不穷,但生活没有计划好,会一辈子穷。”
说起彭夏英的事迹,井冈山茅坪乡党委副书记王晓慧十分感动,真诚地对我说:“一个从来没有走出过井冈山大山沟的农村妇女,有这样的胸怀、素质和情怀,真是令我敬佩。要知道,在农村评低保,经常是人找人,找关系托人情,工作不好做。彭夏英是第一个主动向村里提出不要低保,让更需要的人去享受的,这真的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她就是我们‘最美茅坪人’。”
后来,为了配合神山村发展旅游业和新乡村建设需要,彭夏英又第一个在村里响应号召低价卖了自家养的黑山羊,第一个在村里带头拆了自家的牛圈和厕所。
王晓慧是在井冈山脱贫攻坚战中成长起来的一名女干部。2016年,时任茅坪乡党委委员的她,安排到坝上村定点帮扶,帮扶对象是61岁农民邓洪明。第一次走进邓洪明家时,她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见锅台上灰积如山,砧板上的油渍污垢黑得发亮,屋里的脏衣服散乱成堆……加上常年酗酒,邓洪明连话都说不太清楚了。“说心里话,刚一走进他的家里,看到脏、乱、差,心里确实有些受不了。”王晓慧记忆犹新,“那时候,脱贫攻坚没有模式,怎么管理,如何借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面对如此窘境,她迅速调整心态,决定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
虽然乡里的工作很忙,但王晓慧每周都会挤出两天时间到邓洪明家看看,就像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一样,什么活都干,扫地、清洗厨房、洗衣服等。王晓慧说:“一开始,老邓对我的态度还是比较冷漠的,也不爱和我说话。慢慢地,他对我的态度变得亲近了许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经过王晓慧的细心帮扶,邓洪明不但基本戒了酒,而且参加了村里“红军餐”的接待工作,年纯收入1万多元,儿子在外打工一年也有2万多元,2016年全家收入达4万元,家里还添置了一台5000多元的摩托车,日子开始红火起来。
有过亲身的扶贫一线实践,王晓慧对脱贫攻坚工作就有了更深切的体悟。她说:“毛主席在八角楼写下了著名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都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践出真知。在脱贫攻坚战中,人民群众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尤其像彭夏英这样淳朴的农民,让我体会到‘反哺’这两个字的重量,更加感到我们的工作有价值有意义,我们国家的脱贫攻坚工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
2017年,彭夏英荣获“感动吉安十大人物”称号,当选吉安市人大代表。
2018年10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首场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彭夏英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听了彭夏英的故事,我忽然觉得,站在眼前的这个贤惠、聪明、清秀的农村妇女,虽然已经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腰,但她是一个有志气的坚强的女人。
人穷志不短。从神山村这个山沟沟里,彭夏英依靠勤劳的双手,自力更生斩断了穷根,终于第一次坐上了飞机,第一次来到了首都北京,第一次获得了国家的奖励,这真是她夫妇俩一辈子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彭夏英的丈夫张成德,1950年出生于重庆合川,1968年参军,到西藏日喀则的吉隆县当了一名边防军人。当兵8年后,退伍回乡。不久,他离开家乡,四处谋生,当过木匠、篾匠,也当过瓦工、泥工,最后落脚井冈山神山村。1981年他与小他17岁的彭夏英结婚,倒插门做了上门女婿。
因为贫困,张成德离开家之后,就再也没能回过老家。2017年3月,他带着妻儿衣锦还乡,终于回到了阔别30年的故乡。回到老家,父母都已经不在了,只见到了大哥张成福。30年不见,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兄弟俩老泪纵横,抱头痛哭。把酒当歌,人生几何,岁月蹉跎,骨肉情深。现在日子都好了,幸福的未来更是充满希望,欢歌代替了愁容。交谈中,张成德激动地把习近平总书记来家中看望他们的事情告诉了哥哥。
哥哥张成福听了,摇摇头说:“成德,你说啥呢?你说啥,我不信习主席会去你们家,你没有这么大的面子。”
无论弟弟怎么说,哥哥怎么也不相信。无奈,张成德就从箱子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照片递给大哥看,还让儿子从手机里调出视频来证明。可是,哥哥张成福还是不相信,脑袋晃得更凶了,笑着说:“成德,你回家了,我们高兴。在外面混了30多年,也没见你回来过一次,你可别在我这里吹牛!别拿网上的东西忽悠我这老头子。”
见哥哥不相信,张成德就主动邀请哥哥跟他一起来井冈山神山家里走亲戚,玩一玩,看一看。哥哥爽快地答应了。到了神山村,哥哥张成福在张成德家住了一个星期,在村里和井冈山又转了转,耳闻目睹后,这一下终于相信了。看到弟弟真的没有诳他,他开心地笑了。张成福看到弟弟家已经脱离贫困,发家致富了,打心眼里为弟弟感到高兴和自豪,并且觉得习近平总书记真是了不起。

中央电视台报道彭夏英的事迹
吃水不忘挖井人。2018年春节前,也是过小年的时候,深怀感恩的彭夏英想给习近平总书记写封信,感谢他的恩情,并汇报神山村这两年的大变化。坐在自家堂屋的八仙桌旁,心里回忆着当年与总书记肩并肩坐在一条板凳上谈心的往事,彭夏英心里百感交集,一时间不知如何说起。很久没有提笔写信的她,觉得手中的笔比做女红的绣花针还要难以拿起,比在田间劳动的锄头还要沉重。她这么写道:
尊敬的习总书记:
您好!两年前的小年,您来到我们神山村,来到我们家,询问我们日子过得怎么样?两年过去了,如今我们神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政府帮助我们把房子进行了整修,路也变宽了。每家每户发了黄桃和茶树苗,成立了产业合作社,大家都入了股,去年还举办了黄桃节。
两年过去,大伙开起了农家乐,做起了小生意,有的卖工艺品,有的打糍粑。
曾经给总书记竖大拇指的老支书彭水生还经常被游客请去讲神山村的变化,讲井冈山脱贫的故事。村里制作竹筒的年轻人左香云,还当上了全国人大代表。我们都为他高兴,听他说过完年不久就要去北京开会。我们全村人都托他向总书记问好,大家说神山村的变化,都是总书记您带来的……
字少情浓,纸短情长。一封信,写满了中国农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爱戴之情。
因受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邀请,彭夏英第二天就要去北京参加“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2019年扶贫日论坛活动,我就匆匆结束了采访,约好等她回来时再详细地聊一聊。她答应了。
5天后,彭夏英从北京回来了。白天,我忙于到茅坪、新城采访,等我回到神山村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钟了。因为第二天采访的行程已经安排好,我希望今晚就去完成对她的采访,可是又担心她已经休息。山村的夜,似乎黑得更早。江西高校出版社的朋友开着车,把我送到了她家前面的山脚下。我抬头望了望,二楼的灯依然亮着,就鼓足勇气爬上山坡,站在她家的楼下喊她。不一会儿,她打开窗子,看见是我,就打着手电下楼了。
进了堂屋,彭夏英继续讲她的故事,讲她这次在北京开会的见闻,还拿出她的获奖证书、奖杯、奖牌让我拍照。结束采访时,我提出想看一看第一天见到她时她正在准备的发言稿,看一看她这次到北京参加论坛都说了些什么。她爽快地答应了,麻利地从会议文件袋中找出来递给我。发言稿的题目是《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她这么写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彭夏英,是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一个贫困家庭的普通妇女。早年丈夫在外务工时,足部摔残,无法胜任重体力活,我便成了家中的顶梁柱。一家老小主要依靠我一人务农获得微薄的收入,日子很是煎熬,一直住在不足60平方米的破旧土坯房。2015年,我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国家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了神山村,党的阳光也照进了我的家门。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视察精准扶贫工作,走进了我家,让我有幸受到总书记的关心关怀。总书记亲切询问我家生产生活情况,并鼓励我们要树立信心,脱贫致富。在习主席和各级政府的鼓励下,我焕发了青春,鼓足了劲头,不等不靠,抢抓机遇,自主创业,摆脱贫困。自己脱贫致富后,带动周围贫困群众一起致富共奔小康。
抢抓机遇加油干,做脱贫路上的先行者。毛主席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习主席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坚信领袖们的话,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受习主席视察我们神山村的影响,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到来,神山村迎来了旅游发展的新契机。面对踏破门槛的客人,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商机,全家人一合计,下定决心办农家乐,拿出了准备建房的全部积蓄,开办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将住了大半辈子的房屋腾出来,置办了餐具,开了6桌,可同时容纳60多人用餐。我带领一家人加班加点,苦心经营,不断改善菜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坚持和气生财、客人至上、诚信是金的经营理念,得到了游客们的赞誉。农家乐生意办得红红火火,年收入超过10万元。在经营“农家乐”之余,我和丈夫还开起了神山特产小卖部,除向游客出售自家制作的果脯、笋干、腊肉等,又重新拾起放下多年的竹篮编织和竹筷制作手艺,制成竹制品,从山上挖些野生兰花、映山红等做成盆景出售,每月还能增收不少。就这样不久,我家就过上了好日子,生活就像井冈山的翠竹,节节高。
要扶持不是要抚养,做自主脱贫的促进派。过去的神山村交通闭塞,基础条件差,部分贫困群众“等着扶,躺着要”,我虽然文化不高,但对这样的做法很不赞成!“我不想当贫困户,贫困户小孩找对象都很困难”,这是我经常同邻居们讲的内心感受。村里一个贫困户是我同族的亲戚,经过乡村两级帮扶,已完全达到当年的各项脱贫指标,但他就是不写脱贫申请,还想得到政府更多的资金扶持。我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出马“现身说法”,同亲戚讲事实、摆道理,最后一句“政府只能扶持我们,不是抚养我们!”让这个贫困户很受触动,顿然释怀,主动写了脱贫申请。我不仅自己主动申请脱贫,还以实际行动引导符合条件的村民主动脱贫,支持政府早日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在村里评审低保时,我主动把丈夫享受的低保指标让给更需要的村民。我经常给领导们说:“习总书记到了我家,很多游客也慕名来我家吃农家饭,我富裕了,这些就让给更困难的邻居吧。”
独享富不如共致富,做共同致富的带头人。我想,光自己富不算富,只有带动和帮助全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才能共同发展,和谐共生。因此,我一方面把自己平时积累的客源介绍给其他“农家乐”;另一方面,积极与红色培训机构对接,争取更多的游客前来参加红色培训和休闲旅游。为提高村里接待能力,使更多的贫困群众在旅游市场获取收益,我主动牵头成立了神山旅游管理协会,并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动员,邀请他们加入协会。通过不懈努力,全村共有近百人入了会,有16户开办了农家乐,从业人员56人。通过协会的积极运作,来神山体验农家乐的游客越来越多了,大伙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2017年,全村农户人均纯收入1.78万元,其中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8737元。
瞧!庄稼人说的都是庄稼话,就像种在地里的庄稼,是你看得见的那一片生机勃勃,是你喜欢的那一片青翠欲滴。
我粗略地看了一遍,发现在这张用A4纸打印好的发言稿的最后,她又工工整整地加写了一段文字,仅仅两行,内容如下:
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我们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也一定能够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读完彭夏英手写的这段文字,我内心一震,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农村妇女说出的话,是一个曾经的贫困户写出的文字。什么叫不忘初心?什么叫共同致富?我心悦诚服地为彭夏英竖起大拇指点赞,不能不把尊敬的目光投给她。而从她的身上,我欣喜地看到,口袋富起来的神山村的父老乡亲在脱贫攻坚这场人类伟大的斗争中,脑袋真的“富”起来了!他们也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彭夏英喜欢唱歌,嗓子也好,她用朴素的语言把自己脱贫致富的感悟编进了山歌里,欢唱着神山老百姓的幸福——
打起攻坚战,过起新生活
唱起幸福歌,温暖暖心窝
财富有多少,要靠自己去奋斗
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蹚不过的河
心中有梦无难事,苦辣酸甜都是歌
…………
井冈山是盛产民歌的地方。井冈山的山歌悦耳动听。与其说是彭夏英唱出了乡亲们的心声,不如说是我听见了神山在歌唱……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9日。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
[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31页。
[4]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论述均摘选自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平台“新思想”《论脱贫攻坚》。
[5]习近平:《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9日。
[6]习近平:《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系2016年1月18日在重庆调研时的讲话,来源于《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7]《习近平: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新华社南昌2016年2月3日电。
[8]《习近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来源于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7年11月3日,系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7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9]上述内容来源于笔者2019年9月11日、9月15日采访彭夏英、张成德的录音。相关内容亦可参见——凌翼《井冈山的答卷》,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311、312页。
[10]《习近平春节前夕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2016年2月3日。
[11]2019年9月11日、9月15日,笔者采访彭夏英、张成德的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