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瑞雪兆丰年。那是2016年2月2日,正值南方的农历小年。天空中飘着雪花,半尺长的冰凌还严严实实地挂在屋檐上,滴滴答答地滴着水。因为井冈山连日的雨夹雪,山区的道路十分湿滑。
神山村的父老乡亲白天没想到、晚上做梦也没有想到,平常只能在电视新闻上看到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竟然冒着严寒来到这个偏僻得不能再偏僻的小山村,走到了自己的家门口。的确,这一年的农历小年,对神山村的父老乡亲来说,是有史以来最欢喜、最热闹、最红火的。
下了车,习近平先是来到村部,一页一页地翻看台账,又看了村居改造设计图,了解询问党支部建设和精准扶贫情况。随后,他来到了烈士左桂林的后代左秀发家。在大门口,村民们正在这里准备年货——糍粑。看到乡亲们热火朝天的打糍粑,习近平也兴高采烈地接过木槌,和乡亲们一起打了起来。糍粑越打越黏,越黏就越好吃。这一幕,永远铭刻在神山村人民的记忆中。
和习近平一起打糍粑的村民叫李宗吾,和左秀发是屋前屋后的邻居。回忆起这件事儿,他黑红的脸庞就荡漾着无比的幸福。他笑眯眯地说:“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啊!现在想起来,心里都热乎乎的,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打糍粑看起来容易做起来,要想打好还真不容易。李宗吾清楚地记得,总书记共捶了11下,每一下都和他配合默契,令他佩服不已。他说:“刚开始时好紧张,生怕把糍粑打掉到地上。可是总书记很会打糍粑,打得很专业,很自然,又认真。从这件小事上,我看到总书记跟毛主席一样,很会干农活,关心农民,对农村很清楚,知道农村的苦、知道农民的苦。”
故事变成了黄金。李宗吾没有想到因为与总书记一起打糍粑,现在打糍粑成了神山村的旅游项目,成了一个脱贫致富的产业,也成了他发家致富的门路。他就在自家门前摆上一口石臼,一边与来神山旅游的客人体验打糍粑,一边向他们讲与总书记打糍粑的故事,让他们尝尝神山糍粑的味道。李宗吾的糍粑打得好,绵软劲道,鲜香甜糯。5斤米一臼的糍粑能卖100元,抛开糯米、黄豆粉、白糖等成本,打一次糍粑能够收入70元左右。仅此一项,他一年的收入就接近10万元,旺季的时候一个月能盈利近2万元。
“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过越甜。”如今,这句话成了神山村脱贫致富的口头禅,也成了神山形象宣传的广告词。为此,左秀发专门请人从山上弄来一块大石头,立在自家大门前的石臼旁,镌刻上“习总书记在这打糍粑”9个大字,同时又立起了一个宣传栏,镶嵌“习总书记在我家打糍粑”的大幅彩照,招徕游客。李宗吾笑着跟我说:“左秀发家的糍粑生意比我家还要好。”
李宗吾是1954年出生的,比习近平小一岁。现在,他家的“神山糍粑”被评为井冈山十佳特色小吃之一,成为一块金字招牌。而对习近平来到神山村,他用了一句极其简短的话作了概括:“这是神山村在新时代的一次解放。”他话音未落,我眼睛一亮,感觉这个农民不简单,他说出了一个农民的心声,要温度有温度,要高度有高度。
的确,神山村在新时代的脱贫攻坚战中迎来了一次新的解放。我知道,李宗吾所说的这个“解放”,是他和他的乡亲们在思想观念上获得了新的大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