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村不大,村内新修的水泥路如同一个枝丫,不到一刻钟就能走完。小罗带着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路线,一路向北走去。地势越来越高,我们一直爬到北边的山顶上。山顶上只住着一户人家,女主人叫彭夏英。

彭夏英不简单。现在,她不仅是神山的大名人,不仅是井冈山的大名人,也不仅是江西的大名人,而是全国的大名人。2016年春节前,在全国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上,都能看到一张著名的照片——习近平总书记坐在一户农家的八仙桌上首,与女主人话家常。这位女主人就是彭夏英。

见到彭夏英的时候,她一手拿着A4开复印纸、一手拿着圆珠笔,站在厨房的门口不停地念叨着什么。经过小罗介绍,她赶紧放下手中的伙计,带着我们来到她招待习近平总书记的堂屋参观。这是一栋老屋,破旧、低矮、简陋,散发着浓浓的烟火味,黄黑色的土墙覆盖着岁月的烟尘。大家开开心心地进了屋子,客客气气地互相让座,高高兴兴地轮流体验总书记坐过的位置。

彭夏英文化水平不高,只读到小学四年级。1981年,她和在这里做木工的川娃子张成德结婚后,生了三个孩子,大的是女儿,两个小的是儿子。1990年,张成德帮左秀发家撤老屋,墙塌了,被压在下面,受了重伤,命保住了,但再也不能干重体力活了。男人倒下了,这个家的顶梁柱就塌了。上有老,下有小,怎么办?彭夏英把伤心的眼泪往肚子里吞,默默地一个人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可是祸不单行,没过几年,她上山砍竹子时,一不小心摔倒了,从山上滚到山下,爬不起来了。乡亲们把她抬到医院,严重骨折,在手术台上躺了5个多小时。就这样,彭夏英一家的生活慢慢变得困难了,由拮据渐渐滑入了贫穷,女儿生病时连10元钱都借不到,成了神山村需要帮扶的贫困户之一。

2014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指示,井冈山市的扶贫工作根据中央提出的“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要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的要求,精准发力,采取了独家创新的“三卡识别机制”。即按国家确定的扶贫标准,以“红、蓝、黄”三种颜色确定贫困对象的等次。“红卡”为特困户,“蓝卡”为一般贫困户,“黄卡”则为2014年已经实现脱贫的贫困户。那个时候,井冈山市21个乡镇(场),共有47779户人家,总人口为16.8万,贫困率达到13.8%,而同时期全国贫困率才5.4%;全市的农民平均收入为6799元,全国农民的平均收入为9900元。数据会说话,数据很惊人!调查结果显示,井冈山仍有44个贫困村,“红卡户”为1483户、5014人,“蓝卡户”为2218户、7787人,“黄卡户”为937户、4133人。

神山村全村只有54户、231人,但建档立卡时贫困户就占21户、50人,比例相当高。其中,“红卡户”4户、8人,“蓝卡户”15户、35人,“黄卡户”2户、7人。彭夏英是“蓝卡户”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扶持她家养了7头黑山羊,还请来专家教她如何防病治病。很快,她就扩大养殖,发展到四五十只。那时,一只黑山羊在市场上可以卖到上千元,几只羊羔出手,彭夏英就赚到了以前全家一年的收入。随后,她又在政府的帮扶下,养了十几头牛,还养了娃娃鱼,很快就摆脱了贫困。就在习近平总书记来她家做客的头一天晚上,她家的羊竟然生下了双胞胎,好像是专门来给她报喜似的。

与习近平肩并肩坐在自家的八仙桌前,干练、爽朗的彭夏英内心激动,但一点儿也不拘束。总书记体察民情,与她家长里短话桑麻,嘘寒问暖谈民生,亲切得就像走亲戚。总书记问什么,她就答什么。总书记问得很仔细,她回答得很具体。总书记上厅堂、下厨房,在她家里里外外转了转,亲自操作遥控器看一看电视机能够搜索多少个频道,到卫生间亲自按下自来水冲厕水箱按钮看一看有没有水流出来。细微之处见精神,也见真情。什么叫一滴水中见太阳?人民领袖与人民之间的鱼水情,就是在这点点滴滴中荡漾开来,在人民的心中扎了根。

离开时,看到习近平眼神中似乎还是有些不放心,彭夏英拉着总书记的手说:“我们生活过得非常好!我们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您来看我们,您给全国人民当家当得好,我们老百姓感到很幸福!”

习近平谦虚地说道:“是人民当家作主!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帮你们跑事的。”

听着总书记意味深长的话语,彭夏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圈圈。不久,彭夏英开办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同时零售一些自家生产的土特产,比如果脯、米果子、茶叶、笋干、竹篮,还培育兰花、映山红等盆景出售。这样,一年下来,她家的收入翻了好几番,达到了10万元,成为村里的脱贫典型。随后,她主动向村里写申请,不要政府的低保,不当贫困户,要求把救助让给“比我更需要的人”。面对一些已经脱贫却不肯写脱贫申请的人,她直率地说:“我不想当贫困户,贫困户的小孩找对象都难。”面对政府发放的救助金,有人觉得“不要白不要”,她却说:“党和政府只能扶持我们,不能抚养我们。”说起这些,淳朴、善良的彭夏英还用当地的俚语说道:“死水不经舀,要细水长流。”

听了彭夏英的故事,我忽然觉得,站在眼前的这个农村妇女,虽然生活的重担已经把她的腰背压弯了一些,但她是一个有志气的坚强的女人。2017年,彭夏英荣获“感动吉安十大人物”称号,当选吉安市人大代表。2018年10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首场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彭夏英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人穷志不短。从神山村这个山沟沟里,彭夏英依靠勤劳的双手,自力更生斩断了穷根,终于第一次坐上了飞机、第一次来到了首都北京、第一次获得了国家的最高奖励,这真是她一辈子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img

“不忘初心跟党走、感恩奋进再出发”横幅 丁晓平/摄

因受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邀请,彭夏英明天就要去北京参加“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2019年扶贫日论坛活动,我就匆匆结束了采访,约好等她回来时再详细地聊一聊。这时,她的手中依然紧攥着那一摞白纸,那是她到北京参加论坛的发言稿,题目是《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我想看一看她这次到北京想说些什么,她就递了过来。我粗略翻看了一遍,发现在打印好的文稿最后面,她工工整整地加写了一段文字,仅仅两行,内容如下:“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我们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也一定能够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读完彭夏英手写的这段文字,我内心一震,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农村妇女说出的话、是一个曾经的贫困户写出的文字。什么叫不忘初心?什么叫共同致富?我心悦诚服地为彭夏英竖起大拇指点赞,不能不把尊敬的目光投给她。而从她的身上,我欣喜地看到,“口袋”富起来的神山村的父老乡亲在脱贫攻坚这场人类伟大的斗争中,“脑袋”也富起来了!他们也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