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剧场生活
1576年,伦敦的第一个剧场建成。在此之前,英国的剧团大多是一些四处流浪的戏班子,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演出的水平和质量自然就得不到保障。这样的演出环境还很容易引起骚乱和疾病的传播。在1574年伦敦市政当局规定了演出团体不能随意地在广场和旅店里演出之后,伦敦的各个剧团开始着手建立剧场的工作。剧场的建立对于莎士比亚的创作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第一座被命名为“剧院”的剧场建成之后,伦敦又陆续建起了“玫瑰剧场”、“天鹅剧场”和“环球剧场”。这其中,与莎士比亚关系最大的要属“环球剧场”。
在莎士比亚刚刚开始他的戏剧生涯的时候,伦敦就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瘟疫。为了制止瘟疫的蔓延,市政当局暂停了一切聚会活动,这当中自然包括戏剧演出,很多演员都因此而离开了伦敦。1594年,瘟疫结束,演员们重新回到了伦敦。新的戏剧季节开始之前,剧团进行了重新组合,形成了两大演员集团,这两大集团在之后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在伦敦剧坛占据着中心地位。其中之一就是以演员伯比奇一家为核心的伯比奇剧团。由于这个剧团受到了宫内大臣的庇护,因此正式命名为“宫内大臣剧团”。宫内大臣剧团的演员有:理查·伯比奇、威廉凯普、约翰·赫明、亨利·康德尔、奥格斯丁·腓力普、克里斯托夫·皮斯顿、威廉·斯莱、理查·考里、乔治·勃莱安、约翰·莱克。
莎士比亚在1594年正式加入了宫内大臣剧团。起初的宫内大臣剧团并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他们大多时候是在前文提到的“剧院”进行演出。在1598年,由于“剧院”主人贾尔斯·阿林在租约上提出的条件让他们难以接受,宫内大臣剧团决定开始修建自己的剧场。他们在竞争对手海军大臣剧团的剧场附近找到了一块地方,由伯比奇、莎士比亚和肯普等几个人合资修建了自己的“环球剧场”。自此之后,莎士比亚不只是剧团的演员和编剧,还成为了剧场的股东。
当时的剧院没有屋顶。四周有一圈墙壁,把剧场和街道隔开。墙里沿墙筑有二、三层高的回廊,较富有的观众就被安置在这里,这里的座位票价较贵。大多数观众直接被安排在场子里。他们从三面围住舞台,没有幕布,也没有布景。
莎士比亚是为一个固定的剧团和一群固定的演员写作剧本,因此他的剧本与那些要印刷出版的作品有所不同。他要对把这些剧本搬上舞台所需要的条件有周详的考量。他不仅要了解观众的喜好和需求,也要了解每个演员的特点和长处。莎士比亚在这些方面都做得十分出众,他能够根据每个演员自己的特色设计出适合他们的角色。以他作品中的丑角为例。在莎士比亚创作的前期,他作品中的丑角性格都开朗简单,那是因为这一时期剧团里的丑角都是由肯普担任的。肯普作为一个优秀的舞蹈家,有着十足的表演欲,在台上喜欢任意发挥,逗人发笑。但是到了后期,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丑角则更多了很多深刻理智的思想,更符合代替肯普出演丑角的阿明的性格。正是由于有他这样出色的编剧,环球剧场才能在接下来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保持屹立不倒。
莎士比亚在成为剧团的股东之后,他的收入就包括了演员工资、编剧酬金以及作为剧团合伙人所应得的利润份额。这种“万能博士”式的勤奋工作,很快就有了成绩。他在短时期内赚到的钱,不仅帮助父亲摆脱了破产的窘境,还在斯特拉特福购置了一所当地最大的石屋。而且在这之前,莎士比亚的父亲就向当地递交了申请,要求授予他贵族称号,但是没有得到批准。在1596年,莎士比亚父子都得偿所愿,得到了象征乡绅社会地位的纹章。
正当莎士比亚的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繁荣兴旺的时候,却遭遇了两件不幸。1596年,莎士比亚十一岁的儿子哈姆莱特夭折了。这给了莎士比亚巨大的打击,他在这一年写成的剧本《约翰王》里,借王后康斯丹斯的口表达了自己的丧子之痛:
小亚瑟是我的儿子,他已给失去了!我没有疯,我巴不得祈祷上天,让我真的疯了!因为那时候我多半会忘了我自己,啊!要是我能够忘了我自己,我将要忘记多少悲哀!
主教神父,我曾经听见你说,我们将要在天堂里会见我们的亲友。假如那句话是真的,那么我将会重新看见我的儿子;因为自从第一个男孩子该隐的诞生起,直到在昨天夭亡的小儿为止,世上从来不曾生下过这样一个美好的人物。可是现在悲哀的蛀虫将要侵蚀我的娇蕊,逐去他脸上天然的美丽,他将要形销骨立,像一个幽魂或是一个患疟疾的人;他将要这样死去;当他从坟墓场中起来,我在天堂里会见他的时候,我再也不会认识他;所以我永远永远不能再看见我的可爱的亚瑟了!
在1601年,莎士比亚的父亲也与世长辞了。多亏了莎士比亚,老约翰在临死之前重新获得了受市民尊敬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