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其他喜剧

5.其他喜剧

1598年之前,莎士比亚的剧本上并没有特别标注他的名字,仅仅是标明“由宫内大臣剧团演出”。在莎士比亚写出了这几部脍炙人口的剧本之后,他的名字渐渐变成了一个可靠的保证,从1598年开始,莎士比亚的名字出现在了他的剧本扉页上。不久之后,即使在不是他手笔的剧本上也出现了他的名字,足可见当时莎士比亚在戏剧界的影响力已经相当大了。

《无事生非》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在1598年—1599年。适时前文提到的环球剧场正在修建之中,为了保证剧团继续营业,宫内大臣剧团就在原来演出的剧场附近租了一座“花坛”剧院演出,《无事生非》就是在这里被搬上舞台。

《无事生非》是莎士比亚喜剧的代表作品之一,但在这部喜剧中却包含了一些悲剧的因素。

梅西那总督家有两个女孩,他的女儿希罗和他的侄女贝特丽丝。两个女孩的性格完全不同,希罗内向文静,贝特丽丝却活泼开朗,能言善辩。贵族青年克劳狄奥和培尼狄克跟随阿拉贡亲王来拜访梅西那总督。克劳狄奥爱上了娴静的希罗,亲王替他向总督提了亲。年轻气盛的培尼狄克却宣称自己永远不会爱上别人。在总督家里,碰巧让他遇到了自称永不嫁人的贝特丽丝,两个人一见面就斗起嘴来,谁也不让谁。亲王看到两人斗嘴的场面,觉得十分有趣,突发奇想要撮合两个人。他让贝特丽丝以为培尼狄克为她害了相思病,又让培尼狄克认为贝特丽丝已经爱他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让亲王想不到的是,培尼狄克和贝特丽丝真的陷入了热恋。亲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堂约翰,他是一个阴险又不安分的人。他恨他的哥哥,也恨克劳狄奥。他想要破坏克劳狄奥的婚姻,为的就是不让克劳狄奥和他的哥哥好过。他雇了一个和他一样坏的人,波拉契奥,让他骗希罗的侍女穿上希罗的衣服与他幽会,并亲自带着亲王和克劳狄奥去揭发希罗。

亲王和克劳狄奥真的以为他们看到的与别人幽会的是希罗,于是第二天的婚礼上,克劳狄奥在众人面前用最激动的言词宣布希罗的罪状。希罗受不住这打击昏死过去,亲王和克劳狄奥甚至没有留下来关心下希罗,就转身离开了教堂。主持婚礼的神父是一个聪明人,他从希罗的神情就判断出来希罗是无辜的,叫总督假称希罗已经死了。深爱着堂妹的贝特丽丝要求培尼狄克去和克劳狄奥决斗,为了表达对贝特丽丝的爱,培尼狄克同意了。公爵为了给自己的侄女讨回清白,居然也找到了克劳狄奥,要求和他决斗。幸运的是,波拉契奥在向别人吹嘘自己干过的勾当时被人听见了,狱卒把他捉到了众人面前,希罗的冤屈终于被洗清了。堂约翰为了躲避哥哥的惩罚,也逃跑了。

克劳狄奥知道自己冤枉了希罗,心里非常悲痛。他以为希罗已经死了,就找到了公爵,请求他的原谅,还表示愿意接受他的任何处罚。公爵给他的处罚是要他第二天早上和希罗的堂妹结婚。尽管克劳狄奥依然深爱着希罗,还是答应了公爵的要求。

在第二天的婚礼上,当戴着面罩的希罗取下面罩的时候,克劳狄奥喜出望外。在他们的婚礼举行过之后,培尼狄克和贝特丽丝知道了大家对他俩开的玩笑,也快乐地结为了夫妻。

《无事生非》与《亨利四世》一样,出色的不仅是故事的情节,更是剧中出现的生动的人物形象。培尼狄克和贝特丽丝是一对喜剧角色,虽然他们只是作为克劳狄奥和希罗陪衬角度出现的,但却更形象、更生动、更出色。从他们唇枪舌剑的交锋中能够看出他们的智慧与俏皮,而当他们放弃彼此的偏见开始关心别人的时候,他们的人性也得到了最圆满的体现。看着这样的角色,相信观众能感觉到的不只是愉快,还有温暖。

在环球剧场建好之后,新的剧场迫切需要新的剧本,《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就这样诞生了。

《皆大欢喜》是莎士比亚最优秀的喜剧之一。整个故事都发生在一片叫亚登的森林里。被弟弟撵下位的法兰西老公爵迫不得已带着他忠实的随从们躲进了亚登森林。被流放的公爵还有一个女儿,叫罗瑟琳。在公爵被放逐之后,篡位的弗莱德里克公爵仍然把罗瑟琳留在了宫中陪伴自己的女儿西莉娅。她们父亲的不和睦并没有影响到这两姐妹的感情,西莉娅还经常特意地讨好罗瑟琳,来弥补父亲对她造成的伤害。

在一次宫廷进行的角斗比赛中,罗瑟琳爱上了年轻的获胜者奥兰多。弗莱德里克也很欣赏这个年轻人,但却得知他去世的父亲曾是被放逐的老公爵的朋友。这个消息让罗瑟琳十分高兴,却惹怒了弗莱德里克,再看到有很多人夸奖她,他决定要赶走罗瑟琳。西莉娅在劝说父亲不果后,决定和罗瑟琳一起离开。罗瑟琳男扮女装,西莉娅则打扮成乡下姑娘的模样。对外人说他们是兄妹,一个叫盖尼米德,一个化名爱莲娜。一路上两个人互相陪伴,罗瑟琳像个真正的哥哥一样照顾着西莉娅。在很长时间的跋涉之后,她们终于来到了亚登森林。她们买下了一个牧羊人的房子和羊群,雇佣了一个仆人,过起了牧羊人的生活。让罗瑟琳想不到的是,奥兰多也在这片神奇的森林里。奥兰多的遭遇与老公爵差不多,也是受自己兄弟的迫害,不得已逃到了这片森林里,还在这里遇见了老公爵,与他成了朋友。

“盖尼米德”也在森林里遇见了奥兰多,还看见了他刻在树上的送给自己的十四行诗,非常高兴。他怂恿奥兰多把她当作罗瑟琳,把对她的爱都说出来。听着奥兰多其实是说给自己的情话,罗瑟琳十分快乐。罗瑟琳也从奥兰多的口中知道父亲也在这片森林,而且生活得很好,很是欣慰。奥兰多在去看望盖尼米德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差点被母狮子吃掉的人,上前一看才发现是自己的哥哥奥列佛。手足之情和善良的本性让他忘记了仇恨,与母狮子搏斗,把哥哥救了出来,还因此负了伤。奥列佛看到自己曾经虐待过的弟弟冒着生命危险救自己,终于良心发现,忏悔了自己的卑劣行为,兄弟两人和解了。因为受了伤,奥兰多不能继续去看望盖尼米德,就让奥列佛去帮自己解释一下。在盖尼米德那里,奥列佛遇见了西莉娅,并且对她一见倾心,向她求婚,而西莉娅也被他诚心悔改的模样打动,爱上了他,两个人决定结婚。在婚礼上;罗瑟琳恢复女装,西莉娅也换下了乡下姑娘的装扮。老公爵和奥兰多看到罗瑟琳,非常惊喜。更让大家高兴的是,一个送信人送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弗莱德里克在寻找老公爵的途中被一个隐士感化,决定把国家还给老公爵。所有人都回到了宫廷,一起过着太平无事、丰衣足食的日子。

莎士比亚的大多数喜剧都富于抒情色彩。但这部《皆大欢喜》却全然没有抒情气氛。这里处处都洋溢着细腻的幽默、温和的嘲讽。像《皆大欢喜》中这么多的幸福安逸情景,在别的作品是看不到的。《皆大欢喜》在环球剧场上映的时候,莎士比亚亲自参与了演出,在其中扮演了老仆亚当这样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色。

《第十二夜》大概创作于1599年—1600年,环球剧场初创的时期。关于奥丽维娅、奥西诺、薇奥拉、西巴斯辛的故事,全都取自巴尔拉比·理查的《与军职告别》。

圣诞节过后的第十二夜是冬季节日的终结,这一夜特别热闹。按照惯例,这一夜应该出演喜剧,莎士比亚为此写成的剧本没有找到特有的名字,便提请观众“各遂所愿”去称呼。但是,似乎称呼这个剧本《第十二夜》更具有意义,与这个名称的终结意义相符,在这部剧本之后,莎士比亚再也没写过欢快的喜剧了。

少年西巴斯辛和他的妹妹薇奥拉是一胎生下来的,他们长得十分相像。要不是穿的衣服不一样,简直没法把他们辨别出来。他们一起出生,也一起遭遇了危险。他们一起在海上航行的时候,他们的船在伊利里亚海岸失事了,船在猛烈的暴风里撞上了一块礁石,船身破裂了。船上只有几个人逃了出来,遇救的船主把薇奥拉救了上来。薇奥拉以为哥哥死了,十分伤心,船主安慰她说在船身破裂的时候,他看到了西巴斯辛把自己绑在一根结实的桅墙上,很可能会活下来。薇奥拉听后,有了一线希望,心里才宽慰了不少。

薇奥拉向船主打听要去的伊利里亚城的情况,船主告诉她管理伊利里亚城的是一位地位和性情都同样高贵的公爵,奥西诺。奥西诺正在向一位美丽而又善良的姑娘奥丽维娅求爱。奥丽维娅在一年之前失去了父亲,之后就是她的哥哥在照顾她。谁想到,不久之后哥哥也去世了,为了对哥哥的爱,奥丽维娅发誓不与任何男人来往。同样感受着丧兄之痛的薇奥拉很想认识奥丽维娅。她决定换上男装,改名西萨里奥,给奥西诺公爵当童儿。船主通过宫廷里的熟人,把薇奥拉介绍给了奥西诺公爵。

公爵对于这个俊秀少年的谈吐和文雅的举止十分满意,西萨里奥很快成为了公爵最宠爱的侍从。奥西诺把他爱上奥丽维娅的全部经过都告诉了西萨里奥,奥丽维娅的不理不睬使得公爵十分沮丧。

在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后,薇奥拉发现自己爱上了年轻的公爵,这使她非常痛苦,偏偏公爵又要她去替他向奥丽维娅求婚,薇奥拉虽然不情愿,但还是答应了。

薇奥拉来到奥丽维娅的门外要求见她,但是也遭到了拒绝。薇奥拉坚持要见到奥丽维娅,这也勾起了奥丽维娅的好奇心,于是答应见她一面。薇奥拉竭力装出男人的气派,学着大人物的童儿在宫廷里使用的漂亮词句,没想到这样的薇奥拉居然打动了奥丽维娅,公爵苦苦追求不得的奥丽维娅爱上了薇奥拉。在薇奥拉离开之后,奥丽维娅忘记了一个贵族小姐应有的矜持,派仆人去送了一只钻石戒指给他来表达自己的心意。薇奥拉第二次去奥丽维娅家的时候,没有遭到任何的阻拦,奥丽维娅还向薇奥拉表白了自己的爱意。薇奥拉拒绝了她,告诉她自己永远不会爱哪一个女人。

薇奥拉刚刚辞别了奥丽维娅,就有人来试探她的胆量。这是一个遭到奥丽维娅拒绝的公爵,他听说奥丽维娅爱上了这个童儿,就决定来和他决斗。薇奥拉不知所措,想要承认自己是个女人。正巧一个陌生人经过这里,救了她。更巧的是,这个陌生人就是救了薇奥拉的哥哥西巴斯辛的人。他名叫安东尼奥,是一个船主,在风暴里他遇到了绑在桅墙上的西巴斯辛,还决定以后要一直跟随着他。安东尼奥曾经伤过奥西诺公爵的侄子,但是因为西巴斯辛想要来伊利里亚,安东尼奥就冒着危险陪他来到了这里。在遇见薇奥拉之前,他把钱袋交给了西巴斯辛,让他到处去逛逛。到了约定的时间西巴斯辛还没有回去,安东尼奥就出来找他,结果错把薇奥拉当成了西巴斯辛。薇奥拉还没来得及向安东尼奥道谢,就有两个衙吏来把安东尼奥逮捕了。在临走之前,安东尼奥向薇奥拉要他的钱袋,这让薇奥拉觉得很奇怪,但为了感谢他的帮助,她愿意奉送给他小小一笔钱。薇奥拉的态度激怒了安东尼奥,大骂她忘恩负义,并称她为“西巴斯辛”。薇奥拉来不及问清楚原因,衙吏就把安东尼奥拉走了。薇奥拉觉得这件事很蹊跷,她猜想也许是因为那人把她当成她哥哥了,这就说明她的哥哥还活着,带着这样的希望,她返回了宫廷。

薇奥拉走后,西巴斯辛恰好来到了这个地方寻找安东尼奥,结果遇到了安德鲁,安德鲁又把他当做了薇奥拉,两人打了起来。闻讯赶来的奥丽维娅拉开了他们,还把西巴斯辛带回了家,奥丽维娅又一次向她喜欢的西萨里奥求婚。西巴斯辛看到奥丽维娅家华丽的住宅,以及家里井井有条的一切,除了忽然爱上他这一点有点奇怪外,她的神经看起来十分正常,就答应了这门婚事。奥丽维娅看到西萨里奥正在兴头上,怕他再变卦,就说她家里有位神父,提议两个人马上举行婚礼。西巴斯辛同意了这个提议。婚礼结束之后,他跟他太太暂时告辞一下,打算把他的好运告诉给他的朋友安东尼奥。

这时,奥西诺带着薇奥拉来拜访奥丽维娅。刚走到奥丽维娅家门口,衙吏正好押着囚犯安东尼奥来见公爵。安东尼奥仍然认为薇奥拉就是西巴斯辛,他向公爵陈述他是怎样救了这个少年而他又是怎样忘恩负义的过程。奥丽维娅闻声走出来,见到了薇奥拉,把他当作了自己刚刚结婚的丈夫,对他很温柔。公爵看到这样的场景非常生气,让他们永远都不要再出现在自己面前。这时候,一个奇迹出现了,又一个西萨里奥走了进来。大家对这两个相貌、声音和服装都一模一样的人感到十分惊讶。薇奥拉认出了这是自己的哥哥,两个人因为重逢而欣喜。这一对孪生兄妹造成的种种误会都真相大白了,而奥丽维娅对于自己嫁错了人也没什么不高兴。

奥丽维娅结婚以后,公爵的希望也就永远完结了。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宠爱的童儿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姑娘这件事情上。他发现换回女装的薇奥拉非常漂亮,他决定和她结婚。奥丽维娅提议请早晨给西巴斯辛主持婚礼的神父给奥西诺和薇奥拉也举行了婚礼的仪式。这一对孪生兄妹在同一天结了婚。

伊利里亚是莎士比亚时代英国人心目中的童话世界,那里的人不劳动,不打仗,只是偶尔去打打猎。居民的主要生活就是恋爱和娱乐。就连国家的统治者也不需要操心国家大事,是个真正的快活王国。莎士比亚替自己的喜剧选了这样一个富有童话色彩的离奇地点,更加勾起了观众们的好奇心。

在这部喜剧的三个传奇式的主人公中,最特殊的要数薇奥拉。她不仅有一副火热的心肠,还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在所有人中,只有她一个人明白,这一切离奇的情节全都源自于她的女扮男装。莎士比亚赋予了她美貌温柔与执著的感情、无限忠诚以及沉厚的内心感受。而奥西诺更像是没有遇到朱丽叶的罗密欧。作为国家的统治者,他关心的只是他美丽的意中人。他需要音乐,因为音乐能够滋养他不安的心灵。在发现薇奥拉的真实身份之后,他十分欢喜,把自己满腔的爱情就交给了她。奥丽维娅则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在经受丧父、丧兄的巨大悲痛之后,她决定摆脱尘世的浮华,放弃一切生活的乐趣。然后在遇到所爱的人之后,又大胆地表白自己的爱慕,勇敢地为自己的感情努力。

《第十二夜》的语言充满抒情色彩,剧中每个人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色,奥西诺的语言忧郁悲伤,奥丽维娅的语言则多愁善感,薇奥拉的语言又华丽动人。莎士比亚还将很多的诗句穿插其中,给剧本增添了很多的韵律。例如:

给我引道到芬芳的花丛;

相思在花荫下格外情浓。

但无论如何我爱你太深;

履险如夷我定要把你寻。

女人正像是娇艳的蔷薇,

花开才不久便转眼枯萎。

是啊,可叹她刹那的光荣,

早枝头零落留不住东风。

在这三出喜剧里,我们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创作喜剧的一些特点。莎士比亚很喜欢安排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偶然和巧合。在他的喜剧里,到处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息。与那些新时代的喜剧不同,莎士比亚的喜剧就是为了把观众从日常生活的操劳和忧虑中带出来。在他的剧本里,人们活着就是为了欢乐、享受和爱情,他的主人公通常都是心肠善良的好人,乐于帮助别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莎士比亚的喜剧,开场往往是可爱的主人公遭逢不幸或是遇到了困难,但是这些困难却从来都打不倒这些乐观的人们。喜剧的结局差不多都是合家团圆、有情人终成眷属,能够引致这样结局的,自然是人们对于幸福的需求。

莎士比亚喜剧的主题多是爱情和友谊。情节都是围绕着这两种最美好的感情而展开。其他作家在写喜剧的时候,往往把喜剧性建立在人物的毛病和反面性格上,但莎士比亚笔下的喜剧性都是正面的。在他的作品中,爱情、友情都可以变成喜剧的来源。他善于在好人好事中发现笑料。在这些剧本里,一切都是健康的:健康的精神品质和意向、健康的思想,健康的人物与健康的生活,他带给人们的只是单纯的快乐。因此,到了后来各个世纪,当文明变得越来越残酷的时候,莎士比亚的喜剧就变成了像节日一样辉煌美好的榜样,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