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麦克白》
《麦克白》的剧本大约写于1605—1606年,但是在1611年才正式上映,这是莎士比亚篇幅最短的剧本之一。它的故事情节取材于贺林希德的《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编年史》。
在邓肯做苏格兰国王的时候,国内有一个显赫的爵士,名叫麦克白。他是国王的近亲,由于在战场表现突出,很受国家和百姓的尊敬。
麦克白和另一位将军班柯刚刚打胜一场激烈的仗,凯旋归来。在途中他们遇见了三位女巫。麦克白向他们打招呼,但是这好像惹怒了她们。她们把满是皱纹的手指放在干瘪的嘴唇上,一声不响。接着,又突然向麦克白道起喜来。
第一个女巫向麦克白致敬,称呼他为为“格莱密斯爵士”。第二个女巫称他为“考特爵士”,这个称呼是他没资格享受的。但是第三个居然对他“万岁,未来的国王!”麦克白觉得非常的惊讶,因为他是没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女巫们又转身对班柯说,他将比麦克白低微,但是比麦克白伟大。没有麦克白那样幸运,可是又比麦克白有福气得多。并且预言说,他虽然做不成国王,可是他的子子孙孙要成为苏格兰的国王。
就在麦克白和班柯觉得纳闷的时候,国王邓肯派来迎接大臣向他们宣布未来奖励麦克白的战功,他要封麦克白做考特爵士。预言就这样成真了,成为国王的暗示在麦克白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麦克白的妻子是个心狠手辣、野心勃勃的坏女人。她早就盼望丈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在从丈夫口中知道巫婆的预言之后,她开始不断地怂恿麦克白。麦克白的心里起初还有些动摇,但妻子却不断告诉他要实现预言,就必须杀死国王。
国王很喜欢到显要的贵族家去做客,刚好这时候,他由两个儿子陪着来到了麦克白的城堡。麦克白城堡的景色非常优美,空气也很清新,国王很喜欢这里。,麦克白夫人表面上很热情地招待国王,但心里却打着恶毒的算盘。
晚上,国王很早就上床休息了。在睡觉前还赐给麦克白夫人一颗贵重的钻石,称她做最殷勤的主妇。
国王休息之后,麦克白夫人便怂恿丈夫去杀国王。麦克白十分犹豫,他的心里还有着一点良心。他认为:
他到这儿来本有两重的信任:第一,我是他的亲戚,又是他的臣子,按照名分绝对不能干这样的事;第二,我是他的主人,应当保障他的身体的安全,怎么可以自己持刀行刺?而且,这个邓肯秉性仁慈,处理国政,从来没有过失,要是把他杀死了,他的生前的美德,将要像天使一般地发出喇叭一样清脆的声音,向世人昭告我的弑君重罪。
麦克白夫人见他下不了决心,换了计策,改而采用激将法,骂他是懦夫,说他才说了一句“我想要”,接着又说一句“我不敢”,像一只畏首畏尾的猫,缺乏一个男子汉应有的勇气。麦克白夫人的策略对他起了作用,他说,只要是男子汉敢做的事,他都敢做。于是,麦克白夫人便告诉丈夫,她已经计谋好了:国王赶了一天的路,已经很累了,一定睡得很沉。她可以把国王的两个贴身卫兵灌醉,在杀了国王之后就可以把谋杀的罪名推到这两个卫兵的身上。
麦克白在妻子的怂恿下,鼓足勇气摸进了邓肯睡觉的房间,用卫兵的刀杀死了邓肯。但他觉得很慌张,他仿佛听到有人在喊“不要再睡觉了,麦克白已经杀害了国王!”麦克白怀着可怕的幻觉,回到了妻子跟前。麦克白夫人问他是否把鲜血涂抹在两个卫兵身上,麦克白说他忘了。她要麦克白回去再把鲜血涂在卫兵身上,麦克白说他心慌得厉害,不肯再回去了。麦克白夫人便夺过丈夫手中的刀,走进邓肯的卧室,把鲜血涂在了卫兵的身上,然后她回到房间里去洗手。
天亮了,大臣麦克德夫来叫国王起床,却发现国王已经被人杀害了。麦克白夫妇装出十分悲痛的样子,国王的两个卫兵满身是血,惊慌地站在旁边。麦克白作出一副气愤的样子,杀了两个卫兵。两位王子看到这样的形势,就都借机逃跑了。
国王死了,王位本来应该有王子来继承。可是两个王子都放弃了,麦克白便以血统最近的继承者的资格继承了王位。女巫的预言全部都实现了。
尽管已经坐上了王位,但是女巫的预言还是一直在麦克白心里徘徊。因为女巫曾预言班柯的子孙会继承王位,他决定把班柯和他的儿子都弄死。
麦克白布置了一场盛大的晚宴,邀请了所有重要的爵士,自然也邀请班柯父子。麦克白在班柯参加晚宴要走的路上埋伏了刺客,班柯被刺死了,他的儿子趁乱逃跑了。班柯的后代后来真的做了苏格兰的国王。
宴会上,麦克白和他的宾客们悠闲地聊着天。突然,班柯的鬼魂满身是血,走进房间,坐到麦克白刚要落座的椅子上,还对他摇着血污的长发。麦克白吓得面色惨白,直直地望着鬼魂。王后和贵族们看不见鬼魂,他们只看到麦克白对着空椅子发愣,以为他精神不正常了。
麦克白夫人托辞麦克白犯了老毛病,把客人们都打发走了。客人们走后,班柯的鬼魂也随着不见了。麦克白把他所看见的东西告诉妻子,麦克白夫人也惊慌起来。麦克白决定第二天天一亮就去找女巫,问问她们事情最坏会闹到怎样的地步。
第二天,麦克白来到荒原上。他在荒原的一个山洞里找到了女巫们。他想请女巫们告诉他未来的祸福,眼下该提防些什么。女巫们招来第—个鬼魂,这个鬼魂看上去像是一个戴着钢盔的脑袋。鬼魂对麦克白说要特别当心费辅爵士。麦克白听到这个忠告,就向他道了谢,因为出来班柯之外,麦克白最忌惮的的确是费辅爵士麦克德夫。
女巫又招来第二个鬼魂,那看上去像一个血淋淋的孩子。鬼魂对麦克白说:“你要残忍、勇敢、坚决;你可以把人类的力量付之一笑,因为没有一个妇人所生下的人可以伤害麦克白。”麦克白立刻感到轻松起来。
然后,女巫招来第三个鬼魂,那是一个头戴王冠,手拿树枝的小孩。鬼魂对麦克白说:“麦克白永远不会被人打败,除非有一天波南的森林会冲着邓西嫩高山移动”。麦克白一听,更加高兴了。因为波南的森林是永远都不可能向高山移动的。
最后,麦克白问女巫,班柯的子孙会不会成为这个国土上的国王。女巫们大声高叫,八个好像是国王的影子从麦克白面前走过去,班柯的鬼魂紧跟在后面。班柯浑身血淋淋的,对着麦克白微笑,并且指了指那些人形。麦克白明白,这些便是班柯的子孙,他们将接着麦克白做苏格兰的国王。这时,音乐声响起,女巫们跳着舞,和鬼魂一起消失了。
麦克白回到宫廷立刻就派人去抓麦克德夫。可是麦克德夫已经逃到英格兰去了。他去参加了邓肯的长子马尔康正在组织的军队,要把麦克白赶下台。麦克白非常生气,叫人杀死死了麦克德夫的全部家人。麦克白的这种暴行激起了民愤,人们又不敢反抗,之后纷纷逃离了苏格兰,麦克白已经处于众叛亲离的境地了。
当马尔康王子和麦克德夫率领的军队向麦克白的驻地——邓西嫩高地进发时,麦克白正深居在他的城堡中。此时的麦克白已经非常凄惨:
每分钟都有一次叛变,谴责他的不忠不义,受他命令的人,都不过奉命行事,并不是出于对他的忠诚;现在他已经感觉到他的尊号罩在他的身上,就像一个矮小的偷儿穿了一件巨人的衣服一样束手绊脚。
麦克白夫人的精神也已经近乎崩溃了。为了逃避那些鬼魂的纠缠,她的寝室里整晚都点着灯。最终她因为沉重的罪恶感一病不起了。妻子死亡的消息没有给麦克白带来多大的震动,他的心已经习惯了杀戮,习惯了死亡,他对人生已经不再抱有希望: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马尔康王子和麦克德夫率领的大军来到波南森林附近的田野上。为了方便军队隐蔽,马尔康王子命令每个战士砍下一根树枝举在面前,这景象看上去就像波南的森林真的向邓西嫩高山移动过来了。得到了这个消息,麦克白大吃一惊,慌忙应战。他的思想里只剩下一句话支持着他,那就是鬼魂说的:“没有一个妇人所生下的人可以伤害麦克白”。麦克白的军队已经完全丧失了斗志,只有麦克白还在垂死挣扎。最后他遇到了麦克德夫。他轻蔑地对麦克德夫说,凡是女人生的都伤害不了他。但麦克德夫说自己是未足月时从母亲的腹中剖腹取出来的。麦克白最后的精神支柱被彻底摧毁了,他丧失了信心,死在麦克德夫的剑下。
马尔康王子的军队取得了全胜,在臣民的欢呼声中,他成为了苏格兰的国王。
《麦克白》剧本的写成还有一段背后的故事。前文提到过,在詹姆士上台之后,莎士比亚所在的宫内大臣剧团被改成了“王家供奉”。像这个名字所表达的,这个剧团应该歌颂庇护它的君王。但是在1604—1605年,环球剧院的舞台上曾经上演过剧本《高利》。在这部剧本中描写了登上王位之前的詹姆士曾侥幸避免了一次由高利领导组织的阴谋分子的谋害。政府对这出戏的上演十分不满意,他们认为在剧本中不应该描写反对国王的阴谋。因此,“王家供奉”必须挽回自己在国王和大臣们心目中的声誉,必须上演一个能够获得他们青睐的作品。他们把这个希望寄托在了莎士比亚的身上。莎士比亚开始很认真地阅读苏格兰的历史,想从中找到合适的题材。最后,他选择了这个苏格兰权贵杀死国王篡位的故事。
詹姆士在看了这出戏之后非常满意,因为在剧本中有这样的话:
自从我来到英国以后,我常常看见这位善良的国王显示他的奇妙无比的本领。除了他自己以外,谁也不知道他是怎样祈求着上天;可是害着这怪病的人,浑身肿烂,惨不忍睹,一切外科手术无法医治的,他只要嘴里念着祈祷,用一枚金章亲手挂在他们的颈上,他们便会霍然痊愈;据说他这种治病的天能,是世世相传的。除了这种特殊的本领以外,他还是一个天生的预言者,福祥环拱他的王座,表示他具有各种美德。
当演员们念着这样的台词时,詹姆士的脸上出现了笑容。
麦克白和莎士比亚的其他主人公一样,都具有复杂的性格。麦克白作恶多端,但他却不是理查三世或伊阿古那样的恶棍。麦克白从戏剧的一开始就以了不起的真正人性的化身呈现在我们面前。他的英勇受到大家一致的称赞,他的丰功伟绩也得到了应有的奖赏。但是,他的野心却在不断地膨胀。他觉得在自己的功劳面前,国王邓肯也要矮上一截,他想给自己威风凛凛的个性加上王冠。从这点上来说,他和李尔王是截然不同的。李尔王想交出权力和王位,来显示自己人格的伟大,而麦克白则渴望坐上皇位来确立自己的威严。也许麦克白的悲剧就在于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恶人,而是从一个卓越的、真正伟大的人物一步步地被摧毁了。
麦克白的夫人在好多方面很像她的丈夫。她也是个非同寻常的“恶棍”。她有着出众的容貌,足以与麦克白匹配。但是这个出身皇族的女人却有着蛇蝎一样的心肠。她的全部感情都受着野心的驱使,就连爱情也是一样。她之所以爱麦克白,全因为他比任何人都强。他支持麦克白去抢夺不属于他的王位,是因为她一心想当头号人物的妻子。相比较麦克白的野心是同道德观念相搏斗的一种欲念,麦克白夫人的野心则更加的狂热。她可以使自己不受任何道德的约束,甚至女人最基本应具有的母性在她身上都找不到。在莎士比亚的笔下,麦克白夫人最集中地表现了笼罩人心的邪恶精神。
剧本的最后,麦克白的死亡,既没有照耀李尔苦难历程的道德上的净化,又没有奥瑟罗临终忽然出现的神志清明的和解。可以说,《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全部悲剧中最阴郁的一部,因为其中展示的是一个人道德上的完全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