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晚年生活
莎士比亚最后一次演出的剧目,是《亨利八世》,就在这场演出正在进行的时候,环球剧场发生了火灾。莎士比亚亲自参与了这一次的演出,但是这场大火却把环球剧场烧成了一片废墟。起火的原因是演到亨利八世驾临红衣主教的假面舞会时,人们向他鸣炮致敬,炮口里的纸飞出来落在了干草屋顶上,不到一个小时,剧院就只剩下一片瓦砾了。一年之后,剧院的重建结束了,但是莎士比亚却把他在剧团的股份转让给了别人,清理了他在伦敦的一切财产和财务方面的事情,回到了斯特拉特福。
他为这次的重返故乡早已做足的准备。他多年来已经积攒了一大笔财产,而且在十几年前就在斯特拉特福购置了房屋,这些都足以满足他在这里度过一个安详的晚年。
莎士比亚的房子里有宽敞的房间,有两个大花园,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他也可以在花园绿荫下悠闲地度过。
1613年,莎士比亚49岁,他的妻子哈瑟维57岁,他们开始共度桑榆晚景。
在故乡,莎士比亚有和他共度了一生的妻子,有始终陪在身边的小女儿,有妹妹、妹夫和三个外甥,还有很多的朋友。和他剧中所表现的人物不同,莎士比亚的朋友大多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平凡人。他可以和他们亲密无间的交谈,交流彼此的思想。他们之间仅仅是心灵上的交融,从不会涉及到利益。
莎士比亚的暮年生活也不能说是完全平安无事的,也有一些小小的事件穿插其间。
1614年,斯特拉特福惨遭火灾,54家居民的房屋被烧毁,市政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筹集资金,来帮助人民重建家园。莎士比亚曾为遭到火灾的老乡们奔走张罗。同年,斯特拉特福最富有的家庭康勃家要把许多市民使用的一块地段圈起来。这一举动遭到了斯特拉特福市政厅的反对。康勃家和大多数斯特拉特福市民间发生了诉讼。莎士比亚在当时是最殷实、最受尊敬的市民之一,斯特拉特福市政厅屡次吁请他在同康勃家的诉讼中予以帮助。莎士比亚从中进行了调解,最后市民从政府方面得到了禁止圈地的命令,获得了胜利。
1616年2月,莎士比亚的小女儿裘迪丝突然宣布她要结婚。当时她已经32岁,而她的未婚夫托马斯·奎尼只有二十六岁。小女儿突如其来的婚姻大概对当时已经卧病不起的莎士比亚产生了影响。
在裘迪丝结婚之前,莎士比亚就已经建立了一份遗嘱,但是在女儿出嫁之后,这份遗嘱又进行了修改。
莎士比亚的晚年生活就是这样,和朋友交往,看着他的外甥们和外孙女慢慢地长大,沿着艾汶河宁静的河岸散步。也许在晚年他还进行过戏剧的创作,因为他的遗产中曾有一箱文稿。但是他的女婿霍尔医生是一个具有清教徒倾向的人,并不喜欢戏剧,所以那一箱文稿都写了些什么没有人看过。箱子在霍尔家庭中代代相传,直到十八世纪中叶和这一支脉的末代子孙一起消失了。
1616年3月的一天,莎士比亚在家里接待了他的好朋友德雷顿和本·琼生。本·琼生从伦敦带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他们的好朋友,37岁的佛朗西斯·波蒙去世了。这引起了莎士比亚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他和德雷顿、本·琼生一起开怀畅饮。大概这些酒精对莎士比亚已经很脆弱的身体起了作用,在这场会面后不久,莎士比亚就发起了热病。3月25日,莎士比亚颤抖着双手在遗嘱上签上了名字。他把大部分遗产交给了大女儿继承,分给了小女儿三百英镑和一个大银碗,给了妹妹祖宅的使用权和二十磅现款,妹妹的三个儿子每人五英镑,给了外孙女整套碗碟器皿,施舍给穷人十英镑。几乎他所有的老朋友,包括伦敦和斯特拉特福的,莎士比亚的遗嘱中都提到了他们的名字。唯独自己的妻子,他只留给了她一个“二等床”,这件事令很多莎士比亚的研究者不解。人们普遍认同的说法是,按照当时的法律,妻子有权获得丈夫的三分之一遗产,不需要在遗产中特别注明。而从风俗上讲,一般家庭都用“头等床”来招待客人,“二等床”才是夫妻俩休息的地方。莎士比亚把床留给妻子,正是对夫妻两人感情深厚的最好说明。
1616年4月23日,这位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完成了自己人生的演出,与世长辞了,享年52岁。
莎士比亚的遗骸被埋葬在斯特拉特福教堂的祭坛下面。根据莎士比亚的指示,他葬身之处竖着一块墓碑,上面写着:好心的朋友,看在耶稣的份上,切莫移动埋葬于此的遗骸。不碰这些石块者上天保佑,使我尸骨不安者必受诅咒。
在莎士比亚去世之后,有很多人写缅怀诗来悼念莎士比亚。但是莎士比亚的好朋友本·琼生认为,要使子孙后代永远缅怀莎士比亚,需要的不是墓碑,而是应该为后代保存他的作品。在莎士比亚去世七年后,莎士比亚的戏剧集出版。
因为当时的剧团都拒绝刊印正在演出的剧目的剧本,所以在莎士比亚生前只有半数剧本变成了文字。为了能使莎士比亚的剧本流传后世,莎士比亚的朋友,演员约翰·赫明和亨利·康德尔一起搜集了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在1623年,这本名为《威廉·莎士比亚先生的喜剧、历史剧和悲剧》根据准确的真正的文本刊印的戏剧集问世。其中刊印了三十六个剧本。这个戏剧集所具有的伟大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没有它的问世,那么《错误的喜剧》《驯悍记》《维洛那二绅士》《约翰王》《皆大欢喜》《第十二夜》《裘力斯·恺撒》《终成眷属》《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等剧本我们今天大概就都看不到了。
除了莎士比亚的作品,这本书中最有价值的是本·琼生所写的名为《题威廉·莎士比亚先生的遗著,纪念吾敬爱的作者》的诗篇。这首诗的意义极为重大,因为里面包含着对莎士比亚的评价。本·琼生也是当时最卓越的人物之一,又是以尖锐的批评才智和品评的严峻苛刻著称的作家,因此他的评价就更具意义。本·琼生写道,在莎士比亚死后,戏剧一落千丈,只有在舞台上继续演出的莎剧还使剧院有点生气:
艾汶河可爱的天鹅!该多么好看,如果你再在我们的水面上出现,再飞临泰晤士河崖,想当年就这样博得过伊丽莎白、詹姆士陛下的激赏!可是别动吧,我看见你已经高升,就在天庭上变成了一座星辰!照耀吧,诗界的泰斗,或隐或显,申斥或鼓舞我们衰落的剧坛;自从你高飞了,它就像黑夜般凄凉,盼不到白昼,要没有你的大著放光。
本·琼生就这样为好友立下了一座最好的纪念碑,因为他说:
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整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