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辛白林》
与《泰尔亲王配力克斯》相比,《辛白林》的剧情结构较为复杂。它的情节在霍林西德的《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编年史》的基础上又加进了薄伽丘的《十日谈》以及某些童话的因素。
在罗马皇帝奥古斯特斯·恺撒的统治时期内,不列颠是由一个叫辛白林的国王统治着。辛白林有三个孩子。在这三个孩子年纪还小的时候,他们的妈妈就去世了。最大的孩子伊摩琴是在王宫里长大的,而其他两个男孩却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人偷走了。
辛白林又结了婚,他续娶的妻子是个凶恶、阴险的女人。对于伊摩琴来说,她是个残酷的后母。
王后虽然不喜欢伊摩琴,但她却以为伊摩琴能嫁给他的儿子克克洛顿。这样,在辛白林死了之后,他的儿子就能继承王位了。伊摩琴没有听从王后的安排。她爱上了渊博的学者波塞摩斯·里奥那托斯,并且瞒着她的父母,偷偷嫁给了他。很快,这个消息被王后知道了。阴险的王后报告了国王,国王一怒之下放逐了波塞摩斯。临走之前伊摩琴送给波塞摩斯一枚戒指,波塞摩斯则留给公主一只手镯,他们承诺要永远相爱,永远忠实。
波塞摩斯来到罗马,遇到一个叫阿埃基摩的绅士。这位绅士听到有人把不列颠女人夸得比罗马女人还好,非常不服气。他和波塞摩斯打赌,只要波塞摩斯愿意把伊摩琴所送的戒指给他,他就可以骗得伊摩琴的贞操。
阿埃基摩来到不列颠,以伊摩琴的丈夫的朋友的名义见到了她。但是当他向她求爱的时候,就遭到严词拒绝。阿埃基摩不甘心就这样输掉比赛。他想出了一条计策,偷偷潜入伊摩琴的房间,记下了房间里的细节,又从熟睡的伊摩琴手上窃得了波塞摩斯所送的手镯,还特别留意到伊摩琴的脖子上有一颗痣。波塞摩斯在听了阿埃基摩的描述之后被嫉妒冲昏了头脑,真的以为妻子背叛了她。在狂怒之下他写信给在不列颠的男仆毕萨尼奥,让他杀死伊摩琴。
毕萨尼奥不忍心就这样杀死伊摩琴,他告诉了伊摩琴实情,还帮助她化装成一个男孩逃出王宫。伊摩琴在威尔士的森林里遇见了她的两个弟弟。原来他们是被辛白林王宫里的一个贵族培拉律斯偷走的。培拉律斯被人诬告叛国,国王把他撵出了皇宫。为了报复,他偷走了国王的儿子。但是不久之后,他就把他们当自己的儿子一样疼爱了。两个孩子在森林里快乐地长大了,行动矫健,而且吃苦耐劳。在森林里,伊摩琴受到了两个弟弟的照顾。
在伊摩琴逃跑之后,克洛顿找到了比萨尼奥,逼着他说出了伊摩琴的去向,穿上波塞摩斯的旧衣服去追赶伊摩琴。半路上,他遇到了培拉律斯,他的口出狂言激怒了培拉律斯,培拉律斯砍下了他的头颅,头颅落在小溪中被水冲走。
伊摩琴因为疲劳过度而生了病,她在误服了王后配制的药后昏迷不醒。她的两个弟弟误以为她已经死去,伤心地把她葬在母亲墓旁。
伊摩琴苏醒过来,看到了穿着波塞摩斯衣服的无头尸体伤心欲绝。这时,率领罗马军队前来攻打不列颠的路歇斯将军从旁边经过,他看到了穿着男装的伊摩琴,觉得她非常可爱,就把他留在了军中。
培拉律斯带着两个王子参加了对抗罗马的战斗,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救出了被俘的辛白林,还抓住了路歇斯。
最后,阿埃基摩承认了他所犯的错,真相大白,波塞摩斯知道自己误会了妻子。伊摩琴原谅了丈夫,夫妻二人重归于好。培拉律斯的罪名也被洗清了,辛白林也赦免了路歇斯,不列颠人民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
在这个剧本中,最吸引人的角色就是伊摩琴。像莎士比亚所有有勇气女扮男装的女主角一样,伊摩琴理性、贞洁、成熟、勇敢。她具有一种温柔但不失坚韧的抗争精神。她能不顾父亲的反对,坚守自己的爱情;她拒绝了有权有势的克洛顿;她在重重压力与困难下依然坚强地活了下去。可以说,这个故事之所以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伊摩琴的性格起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