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改革的县级中心医院

市场化改革的县级中心医院

宁波开发区中心医院原是一家公办的区级综合性医疗机构,该院由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0年全额投资,转制前该院总资产11148万元,净资产7760万元,门诊服务15.9万人次,住院服务2693人次,有医务人员180人,医院基本没有赢利,区财政每年还需拨款600多万元,医疗设施和水平在区域内处于中等水平。2003年底,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北仑区委、区政府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开发区中心医院实行全面转制,资产整体以8000万的价格拍卖给民营企业,人员身份由事业转变为社会人,同时,在医院出让前明确规定转制后医院必须按照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标准进行改造发展。

开发区中心医院的市场化改革,在北仑区域的卫生体制改革、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满足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是引入了竞争机制

开发区中心医院作为县级中心医院实行市场化改革,打破了区域内医疗市场由公立医疗机构垄断的局面,推动了区域医疗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有序竞争,目前,区域内已设立各类民办医疗机构30家,总投资超过2亿元。同时,开发区中心医院的市场化改革,也促进了公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转变观念,创新运行机制,狠抓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医院大处方和收受“红包”等现象生存空间逐步缩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

二是提高了医疗水平

开发区中心医院转制两年多来,已投入2000多万元购置了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投资1亿元新建了医院住院楼,共引进了5名医学博士,还从新西兰引进了专家,这在整个宁波市乃至浙江省是第一家,大大促进了区域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目前医院发展迅速,已拥有主任医师13名、副主任医师28名,门诊服务超过20万人次,住院服务达4419人次,业务收入超过5300万元,医务人员平均年收入超过了公办医院。

三是解决了政府卫生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

开发区中心医院转制后,不仅转制回收资金和政府每年600多万元的拨款可以用于公共卫生的重大项目建设,而且转制两年多来业主的投入以及开发区中心医院转制引发的民间资本对卫生事业的投资累计超过2亿元,有效地解决了政府财政对医疗卫生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