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的村级财务管理

规范化的村级财务管理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历来是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北仑区始终把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作为解决当前农村突出矛盾和问题、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来抓,不断创新,大胆实践,全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在管理体制上有新的突破,推行了村级财务代理记账制

北仑区是全省最先实行“村级财务代理记账制”的县级区之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是坚持“一个自愿,八个不变”。就是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坚持村经济合作社基本核算单位不变,法人主体地位不变,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监督主体不变,债权债务不变,所有经济往来必须入账的原则不变,切实维护村级集体原有的经济地位和产权关系。二是建立了“二站、二组”。即街道、镇(乡)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会计服务站、农村财务审计小组和村财务民主监督小组。三是严把“三关”。首先把好会计人员招聘关,通过资格认可、公开招考,择优录用,实行一年一聘,费用由各村合理分担;其次是把好财务审计关,在实行委托代理之前,各街道、镇(乡)财务审计小组协助各村村财务民主监督小组,对所属村村级财务进行全面清理,并将结果公布于众;第三是把好移交关。在各街道、镇(乡)农经站的监督下,各村按规定曰程办理账目移交,开列移交清单,移交时移交人、接交人、监交人三方到位并审核签字。四是建章立制,规范运作。先后制订了《北仑区经济合作社财务民主监督制度》、《北仑农村会计服务站工作制度》,明确了村财务民主监督小组、会计服务站、会计人员的职责和任务。五是实行“五个统一”。统一财务制度,统一票据,统一会计核算,统一公开和统一建档,进一步健全了村级财务预算、资金管理、财务监督、财务公开等制度。六是规范完善。制订了《北仑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会计代理制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仑委办发[2003] 100号),并对会计代理工作实行考核,在规范代理行为、全面理顺代理关系、不断提高业务技能、积极推广科学核算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探索,使村级财务代理工作在规范的同时又有了新的拓展。

二、在管理方式上有新的突破,实行了村级财务网络化管理

2006年,投资40万元,全面建成了区、街道(乡镇)、村三级财务计算机监管网络,实现了区、街道(乡镇)、村(社区)三级联网和即时监管。目前全区225个行政村的会计业务全部实行网上记账和核算,已有93个村出纳实行网上记账报账制度,现金日记账和存款日记账统一在财务管理网络系统中录入代替以往的手工记账。对已上网记账的村,其财务收支情况随时可公开查询,提高了农村财务透明度和管理水平。

三、在管理制度上有新的突破,实行了村级公务零招待制度

长期以来,村级接待费开支是农民最关注的热点之一。为了严格控制村级财务支出,2005年3月区委、区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村级接待工作的通知》(仑委办[2005] 16号),同年4月全面推行村级公务零招待制度。一是明确了6个“不准”。即全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下村指导工作不准接受所在村的公款宴请、礼品馈赠及其他公款消费活动;各级党政机关组织的会议、培训等活动不准由村承担费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准到村报销任何费用;各村不准以任何名义用公款宴请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赠送礼品及安排其他消费活动;各村之间、各村内部不准以任何名义用公款相互宴请、赠送礼品及安排其他消费活动;各村不准以各种名义变相接待以及转嫁接待费用。二是规范村级商务接待支出。实行村级商务接待费预算方案报批制度,预算方案由村三委会集体研究后,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报街道、乡镇经管站审核确认。商务接待费用必须有正式发票,并有三人以上签名和监督小组签字后方能报销,并实行财务单独列支,逐笔公开。村级公务零接待制度被中央和省市党报转载。

四、在监督管理上有新的突破,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公开

全区推行会计代理制后,全区所有村都实行了一年四次财务公开制度。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村级财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在过去财务公开的基础上,近年来又充实了公开内容,规范了公开程序,统一了公开形式,强化了公开监督,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一是规范公开内容。公开内容除国家农业部、监察部《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所明确的内容外,对群众意见最多、最大、最关心的问题也要公开。同时,对资金(存款)流动情况实行逐笔公开,对“一事一议”项目实行专项逐笔公开,并统一了村级财务公开样表,做到具体明白,一目了然。二是规范公开形式。村级财务公开以公开栏形式张榜公布,公开栏必须设置在便于村民查阅的固定地方。“公开栏”内必须设置“意见栏”,村民主理财小组要及时解答群众疑问。三是规范公开时间。财务公开定为每月1次,时间规定为每月20日。重大的和临时性的项目要做到随时公开。四是规范公开程序。每次公布的内容由村民主理财小组或财务监督小组逐项审核通过,再由村合作社、村民主理财小组负责人或主办会计签字,报街道(乡镇)经营管理站审核认可后公布。

全面实行村级财务代理记帐制和村级财务网络化管理,改革了原有的财务管理体制和手段,村级公务零招待制度和完善村级财务公开,进一步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在村级财务管理上真正实现了“理财民主化、管理程序化、监督制度化”,有力地促进了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一)增强了村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实行村级财务代理记账制和村级财务网络化管理后,建立健全了各项财务管理和监督制度.有效地控制了公款私存、白条抵库、库存现金超限额及贪占挪用公款等现象,大大地提高了村级财务透明度,增强了村干部增收节支的自律意识和接受群众监督的自觉性,从源头上遏制了农村腐败现象,有效地避免了过去有些村干部自作主张出借资金而造成村民不断上访事件的产生。

(二)减少了村级行政成本

一是实行村级公务零招待制度后,村级接待支出大幅度减少,有效地遏制了村级集体不合理的非生产性支出,减轻了村级集体负担;二是实行村级财务代理记账制后,原各村配置的会计岗位全部取消,会计记账业务由街道、镇(乡)会计服务站38名会计人员代理,代理记账制实行前与实行后,村级管理费用减少181.66万元,减幅达到10.2%,村级招待费减少72.71万元,减幅达到25.79%。

(三)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

实行村级财务代理记账制后,一方面,通过向社会招聘,择优录用,会计人员的素质普遍提高,招聘的38名会计人员中,助师职称的有16人,占42.1%,高中文化程度的有33人,占86.8%,而且年龄在40岁以下的有16人,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区级主管部门、各街道(乡镇)经管站对会计工作的指导更集中方便,能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农村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隐患,有利于对会计业务的考核和监督,杜绝财务差错现象的发生。

(四)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

推行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堵塞了以往农村财务管理的种种漏洞。村干部工作作风得到明显改善,村干部吃喝送礼少了,借“工作”名义大吃大喝的现象没有了,以前花在接待交际上的时间、精力、财力,现在用在了进一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兴修水利、美化环境等实事工程上。同时,各农经站认真督促各村强化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做到做一次账,实行一次财务公开,用制度来保障村干部与群众之间良好的沟通互动,进而把腐败遏制在萌芽阶段。村干部清白了,开支减少了,村民明白了,村民不必为财务问题而上访,干部也不必因财务管理而费心,干群关系将更加密切,为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