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社会开放的体育资源

面向全社会开放的体育资源

为充分整合利用区内学校、企业、单位的体育资源,节约财政资金,注重财政绩效,2006年起北仑区全面实施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工作,通过政策支持,经费资助,创新机制,多部门联合,进一步提高了体育资源利用率,形成了全民健身的体育氛围。现有对外开放的资源如果由政府重新投入建设约需5000多万元,大大节约了财政经费,该区的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的一系列做法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2006年6月北仑区召开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工作会议,出台《北仑区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实施意见》,公布“北仑区体育资源对外开放一览表”,同时还出台了“北仑区体育资源开放考核细则及办法”。区政府2006年拨款247万元用于体育设施建设补助,并且在年底专项拨款100万元作为奖励经费,用于开放单位的考核奖励。同时在专项经费中专门留有保险经费,作为体育场资源对外开放的两大难题“安全问题”和“经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开放单位的积极性,而且为体育场资源对外开放工作全面实施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体育资源对外开放,明确了五大原则:社会体育资源公益性原则;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原则;既方便群众,又不影响单位正常学习工作原则;整合开放,有序活动,安全第一原则;责、权、利统一原则。并且在管理上加强措施;一是建立管理组织。各开放点建立由街道或居委会、单位、派出所三方面负责人组成的管理协调小组,负责协调处理开放活动中的有关问题。二是健全管理制度。各开放点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包括管理协调小组工作制度、例会制度、会员卡管理制度或办理方法、会员进校活动守则、活动登记制度、开放日志等。三是创新管理模式。本着因地制宜、有效管理的原则,采用开放单位直接管理、委托管理、开放单位与参与单位共同管理、俱乐部会员制管理等多种形式。四是实行奖励机制。制订体育资源开放考核细则及办法和奖励标准,对全区已实行资源开放的街道、乡镇与学校进行一年一次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按开放单位分类型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