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
日本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主体涵盖了政府、社区、居民团体、企业、 家庭、学校和志愿者等。日本社会把是否按照规定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是否正确使用垃圾袋等作为评判公民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准。
家庭教育在日本的垃圾分类和环保宣传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日本公民认真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一般的家庭都会贴一张扔垃圾的时间表在冰箱或厨房的墙上,以免弄错;而在收集垃圾的地点,也会张贴具体的时间和分类,以帮助当地居民清楚地了解和分类;家长以身作则从小教导孩子垃圾分类,培养孩子垃圾分类的意识。
学校也是垃圾分类教育的重要主体。在日本小学里,学生都在学校集体吃午餐。午餐中有一盒纸包装的牛奶,每个小朋友把牛奶喝完后,要自己负责把牛奶纸盒洗干净,而且还不能用自来水洗,这样浪费水,而是排队在一个水桶里洗。洗好后,放在通风透光的地方去晾晒,到第二天,把前一天晒好的牛奶纸盒用剪刀剪开摊平,以方便打包收集。日本小孩从幼儿园到高中,都会定期参观当地的垃圾处理厂,讨论垃圾分类的一系列问题。而且孩子回家了,父母也会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使日本小孩早早就把这套复杂繁琐的垃圾分类及处理方式完全熟悉。日本幼儿园小朋友外出郊游,都随身携带的物品中就有垃圾袋。自己产生的垃圾自己带回家,他们从小就知道这是生活常识。
日本有专门的垃圾分类从业者,如废弃物减少指导员。居民、垃圾从业者和市政展开合作成为垃圾分类宣传的重要力量。
日本政府的宣传工作还包括分发宣传册,举办恳谈会,或者利用市政府信息、电视公益广告等进行宣传,发行宣传光盘、海报,举行大型公益活动等。日本还将环境教育与环境法律相结合配套实施,规定每年的10月为“再循环推进月”,每个推进月都进行广泛的普及教育活动。
总体来说,日本的垃圾分类宣传既做到了多样化,又做到了常态化,使得垃圾分类的理念真正深入到日本公众的头脑里,转化为环保意识并认真履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