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配置收集容器
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9年11月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准。本次修订的标准,将生活垃圾类别调整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4大类,并于2019年12月1日起实施。
表1 标志的类别构成
公共机构单位办公区域应设置四类垃圾收集容器:办公室走廊和公共区域宜设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种分类收集容器;单位内户外活动场地(含人行道、休闲区等)宜按间隔50~100m配置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单位应设置有害垃圾收集点,用于暂存废灯管等有害垃圾。
(一)办公室区域
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两种收集容器。可在原有垃圾桶上张贴 “其他垃圾”分类标识,用于办公室日常收集其他垃圾。
可回收物收集容器参考图
设置固定的可回收物收集容器(可选择箱、筐、袋等不同类型容器),并在醒目位置处张贴“可回收物”分类标识。分类要求:将强制回收的可回收物单独存放,将有害垃圾投放至单位有害垃圾归集点。
(二)公共区域
在出入通道、电梯口、楼层廊道、办事大厅、院落、停车场等需要设置垃圾收集容器的公共区域内,根据实际需求,分别设置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收集容器或细分类收集容器。单位职员分类投放,保洁员二次分拣,将分类垃圾送到单位垃圾分类归集点分类暂存。设置其他垃圾收集容器,用于投放茶叶渣等。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收集容器,可选择箱、筐、袋等不同类型容器。在醒目位置设置垃圾分类投放方式指引标识,提醒保洁员二次分拣。
可回收物收集容器参考图
在醒目位置设置垃圾分类指引标识
分类要求:单位保洁员将其他垃圾中目视可见的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并分类,将分类后的垃圾送到单位垃圾分类收集点处,分类暂存。
(三)食堂区域
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及餐厨废弃物密闭收集容器。将厨房中干净的包装纸盒、包装袋和废弃的玻璃瓶、塑料瓶、塑料壶等进行回收。
在餐具回收集中处,设置分类垃圾桶,使用过的餐巾纸、牙签等投放至其他垃圾桶内,并设置醒目标识
厨房中应安装筛网、隔离池、油水分离器等装置,对餐厨废弃物实行油、水、渣分离,将过滤后的废渣倒入餐厨废弃物密闭收集容器内。
有条件的单位宜配置相应规模的餐厨废弃物就地生化处理设备,对厨余垃圾就地消纳。
餐厨废弃物处理设备
分类要求:应严格按照要求分类,剩余废渣交由各区指定专业企业收运。
根据本单位有害垃圾产生量、单位办公面积大小、办公人数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至少设置一个有害垃圾收集容器,设置一处有害垃圾分类归集点。在公共区域醒目位置设置指引标识,标明有害垃圾收投放点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