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垃圾分类做法——秉承“减量和再生”理念

二、德国的垃圾分类做法——秉承“减量和再生”理念

(一)强化制度执行

德国人自1904年开始实施垃圾分类,至今已走过115个年头,德国是世界公认的循环经济发展最早、垃圾处理最有经验的国家之一,垃圾分类和垃圾回收利用率位居世界前列。

立法先行,法规完善,执行得力是德国垃圾分类成效保障的关键。德国垃圾管理的法令和条规数目很多,涉及各个方面和具体技术细节,各种垃圾都被严格分类。早在1972年,联邦德国政府就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历经4次修订,1986年《废弃物处理法》正式实施。1991年颁布实施的《废弃物分类包装条例》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1996年颁布了《循环经济法与废弃物处理法》,在传统废弃物处理的基础上引入了废弃物价值化的理念。2000年,德国政府颁布《可再生资源法》,进一步通过政府鼓励和经济刺激的方式进一步促进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

(二)利益激励机制

德国采取“连坐式”的惩罚措施:如果垃圾回收公司的人员发现某一处垃圾经常没有严格分类投放,会给附近小区的物业管理员以及全体居民发放警告信;如果警告后仍未改善,公司就会毫不犹豫地提高这片居民区的垃圾清理费;收到警告后,物业与居民自管会将组织召开会议,逐一排查,找到“罪魁祸首”,要求其立即改善;即便不敢承认,犯错的居民也会为了不缴纳更高的清理费用,乖乖遵守分类规则。在垃圾处理上,德国遵循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基本理念:综合运用法律、政策、教育等强制性和倡导性手段,首先在生产和消费环节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其次在垃圾处理环节优先采用分类回收利用技术和堆肥(生化)技术,最后无法资源化的垃圾才焚烧或卫生填埋。闭合式循环管理系统是德国垃圾处理系统的一大特色。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任何生产商和经销商必须对产品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进行严格的预处理分类,将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循环和再利用,最终将剩余的无法被回收利用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整个垃圾处理的流程呈现出一个闭合的循环圈。德国的垃圾处理产业体系完善,约占全国经济产出的1.5%,在教育领域,德国的一些大学相继设立了垃圾处理方面的专业或课程,同时也提供针对垃圾处理专业人员的培训项目,这些做法为德国垃圾处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三桶”分类法

垃圾分类主要依靠居民的配合,在生活垃圾的发源地——居民家里实现。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居民根据不同成分垃圾的利用及处理途径,对其进行科学分类、收集。利用“三桶系统”和储藏容器,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和分开处理。“三桶系统”指的是:灰色垃圾桶(或垃圾袋) ,黄色垃圾桶(或垃圾袋)和棕色有机垃圾桶。储藏容器主要用于存放废纸、纸箱、衣物和玻璃瓶。

1.灰色垃圾桶(或垃圾袋)

用于存放不能回收利用的剩余垃圾,如煤渣、女士长统袜、白炽灯泡、橡皮、扫集物、残余蜡烛、复写纸、蜡纸、圆珠笔、皮革,无“绿点”标识的塑料桶、小量的瓷器、陶器、玩具、吸尘器袋子、污染过的聚氯乙烯塑料(发泡塑料)、墙壁纸、烟头、地毯残余物等。因卫生方面的原因,以下垃圾必须用纸包好再放进灰色垃圾桶内: 妇女用卫生巾、宠物草垫、膏药、绷带、止血塞、动物粪便、药棉和药棉棉杆、尿布。

2.黄色垃圾桶(或垃圾袋)

用于存放带“绿点”标志的包装废弃物: 铝薄包装废弃物,如酸奶杯盖、巧克力包装膜、软管等; 塑料包装废弃物,如酸奶杯子、塑料桶、塑料袋、洗发水瓶、洗涤用品和护理用品包装容器、聚氯乙烯塑料(发泡塑料)、包装盒等;金属容器,如饮料罐、罐头盒、瓶盖等;复合包装材料,如真空咖啡包装袋、牛奶袋、果汁盒、糖果包装盒等。

3.棕色有机垃圾桶

用于存放有机垃圾,如蔬菜、果皮、树枝、生物垃圾收集袋(纸制品)、花土、蛋壳、咖啡残渣及过滤袋、鱼骨头(用纸包裹好)、树叶、坚果果皮、杂草、热带和亚热带水果果皮(如柠檬、橙子皮等)、未经处理的锯末和木材纤维、花枝、剩菜剩饭(用纸包好)、袋泡茶叶、变质的食物(用纸包好)、一次性纸杯、头发等。其中,剩菜剩饭、袋泡茶叶、变质的食物、一次性纸杯、头发等不能用作堆肥。

4.玻璃贮存容器

按不同颜色玻璃分开存放,分为棕色玻璃、绿色玻璃(蓝色、红色和黑色)及白色玻璃。眼镜片、耐火玻璃(钢化玻璃)、白炽灯泡、玻璃镜子不能放入玻璃贮存容器内,需放进灰色垃圾桶。

(四)非政府组织发挥积极作用

在德国,非政府组织在垃圾分类管理实践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德国包装协会建立的“绿点系统”。其运作模式是:由德国包装协会的成员企业向协会支付费用,加入“绿点系统”,取得“绿点”包装回收标志的使用权,德国包装协会利用成员企业缴纳的费用,负责包装废弃物的集中收集、分拣和循环再利用,而不参加该系统的企业则需要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自行回收处理包装废弃物。目前德国90%以上的包装企业都已加入了该系统。

除此之外,如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纺织服装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联合会等80多个行业协会、商会组织都不同程度的成为落实德国城市垃圾减量化和分类管理的重要实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