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建科研团队
在进行垃圾分类科研活动中,高校具有一定的优势。
案例5:某A高校的具体做法,一是该校组建了以固废处理、微生物处理、环境科学、生态保护、土壤修复、公共管理、法律等多学科、多专业交融的师生科研团队,全面开展校园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工作;二是依托团队广泛开展调研,深入分析研判该校校园垃圾与资源化现状(包括每日产生的总量及类型、四季变化、假期变化和分类方式、运输处置等);三是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办学特色,科学配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并确定在校园内采用垃圾分类“二次四分法”,即通过两步将垃圾分成四类。第一步把垃圾分为“可烂”(厨余垃圾)和“不可烂”;第二步再将“不可烂”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并对不同类型的垃圾做好分类收集,进行处理渠道和机制建设。与此同时,该校还与市某公司校企合作,共同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垃圾桶,并投入校园内测试使用。